[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正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7526.7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卞春花;许玉江;陈伟峰;刘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锂离子电池 及其 正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正极片。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一般使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随着笔记本电脑对长续航时间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比容量也不断提高,这必然会给电池带来更高的安全隐患。因此,此类电池的极片组中间通常放置一支中心针(CENTER PIN),其主要是对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极片组起支撑作用,中心针一般使用不锈钢钢管,非金属材料因强度较小而一般不被采用。但是,不锈钢的导电性会使中心针成为安全隐患,其在电池处于极端破坏条件下(如针刺、热箱、挤压等),可能成为导体而导致正负极片的短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正极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正极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包覆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正极集流体在其一面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留有未涂布正极膜片的留白部,留白部上包覆有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的宽度与正极片的宽度相同,长度不小于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0-2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与正极膜片12的距离为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和中心针,正负极片和隔离膜为卷绕结构,中心针位于电芯的卷绕中心,所述正极片为上述任一段所述的正极片,其留白部所在端为卷绕时的起始端,且绝缘层面向中心针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层在正极片卷绕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中心针的外圆周长5mm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上包覆有绝缘层,从而完整的隔绝了中心针和外圈的极片,有效避免了中心针在电池处于极端破坏条件下成为导体而导致的正负极片短路,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正极片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10、包覆在正极集流体10上的正极膜片12和绝缘层14,正极膜片12中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集流体10的两面都涂布有正极膜片12,但在至少一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留有未涂布正极膜片12的留白部100,绝缘层14涂布于正极集流体10的留白部100上。留白部100上的绝缘层14与正极膜片12的距离为1mm。
绝缘层14为一层PTFE(聚四氟乙烯)保护膜,其宽度与正极片的宽度相同,长度则大于中心针的外圆周长5mm以上,不小于12mm;绝缘层14的厚度可以根据电池不同耐电压要求、安全性要求而调整,最好为10-20μm。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绝缘层的宽度为57mm,长度为15mm。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体1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铝箔,绝缘层14的PTFE可以通过涂覆方式或压力喷涂方式包覆在正极集流体10的表面上,并最终与铝箔固结成一体。
使用本实用新型正极片制备电芯时,首先用圆形卷针(比如直径为3.0毫米)对正极片的绝缘层14所在端进行卷绕,具体方式为:绕着卷针先卷入两圈两层的隔离膜,再在两层隔离膜间插入正极片,插入时留白部100所在端为起始端,并需将绝缘层14面向卷针;之后再卷绕一周,在外层隔离膜上插入负极片,继续卷绕至所需圈数;裸电芯卷好后抽出卷针,再将无缝中心针(比如直径为2.0mm)插入原来卷针所在的位置,从而完成整个制备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7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