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626.0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潘诚;程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降低设备及管道、基础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是一种常见降低设备及管道、基础振动及噪音的装置。
一般的减震装置采用弹簧或液压结构,当设备及管道、基础发生振动时,通过阻尼效应,限制或减小设备一个主要振动方向的振幅,从而达到降低振动机噪音的目的。
因此,目前在国内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减震装置有不同的规格及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振动方向及振幅做详细计算,找出振幅较大的方向做为减震装置的限制方向,如设计不准确,容易出现运行的过程振动超标噪音过大的问题,同时存在规格繁杂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安装错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减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之间相对滑动并设锁死机构;上部外壳内设置硬质弹性泡沫塑料Ⅰ,下部外壳内设置硬质弹性泡沫塑料Ⅱ,两层硬质泡沫塑料之间设置减震板,减震板上固定联接柱,联接柱伸出上部外壳并固定减震托板。
所述的锁死机构为销键。
在所述的上部外壳上设联接柱限位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压力工具压缩调整减震装置本体外壳上下部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定位销键定位,使上下部硬质泡沫塑料对减震下托板产生给定的预应力,在产生振动时,通过上下部硬质泡沫塑料对减震下托板产生给定的预应力抵消震动的影响,已达到减震的目的。
对于不同承压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压力工具压缩调整减震装置本体外壳上下部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这样可以减少减震装置的规格及形式,减少由于选型错误导致的安装返工,节约了工程总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外壳6和下部外壳5,所述的上部外壳6和下部外壳5之间相对滑动并设锁死机构,锁死机构为销键4;上部外壳6内设置硬质弹性泡沫塑料Ⅰ2,下部外壳5内设置硬质弹性泡沫塑料Ⅱ3,两层硬质泡沫塑料之间设置减震板7,减震板7上固定联接柱8,联接柱限位套,且联接柱8伸出上部外壳并固定减震托板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上部外壳与限位套的连接,控制上、下减震托板的位移偏差。当产生震动时,通过上部硬质泡沫塑料,下部硬质泡沫塑料由于预应力产生的阻尼作用,阻止振动及噪声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
安装状态:将减震装置上部外壳,减震装置下部外壳内分别填充入上部硬质泡沫塑料,下部硬质泡沫塑料,同时,将减震板7,联接柱8连接后置于上部硬质泡沫塑料,下部硬质泡沫塑料之间,利用压紧装置将减震装置上部外壳,下部外壳压缩,当压缩至所需承受的压力范围时,通过定位销键4定位紧固。此时,再将联接柱8与减震托板1连接,完成设备组装。当产生震动时,由于压紧作用,上部硬质泡沫塑料,下部硬质泡沫塑料产生预应力,预应力会对震动产生阻尼作用,阻止振动及噪声的产生。
如果需要调整减震装置所承受的压力,只需要拔出定位销键4,再次利用压紧装置将减震装置本体外壳上、下部压缩至所需压力,再次固定定位销键即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换向调压操作应在非运行条件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壳体结构
- 下一篇:防脱栅栏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