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7899.8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庄海石;石建伟;王勇;汪帅丽;曹乃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液压 助力 转向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
背景技术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构件:储油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电动泵、转向机、助力转向传感器等,其中助力转向控制单元和电动泵是一个整体结构。工作原理:电子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缺点。它所采用的液压泵不再靠发动机皮带直接驱动,而是采用一个电动泵,它所有的工作的状态都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信号计算出的最理想状态。简单地说,在低速大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高速运转输出较大功率,使驾驶员打方向省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液压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较低的速度运转,在不至于影响高速打转向的需要同时,节省一部分发动机功率。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给液压动力转向器提供液压能来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动力元件,它是以传统的叶片泵技术为基础结合压力控制阀及流量控制阀的组合阀而形成的。
传统转向油泵驱动方式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轮驱动,转向油泵工作状态只能由发动机工作状态决定,与转向泵是否需要工作无关。
此外,还有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由电机直接驱动,并由控制单元来控制电机运行从而改变转向油泵工作状态,虽然可以满足按照转向需要调整油泵工作状态,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86002.2公开了一种电液转向油泵,它在普通液压转向油泵出口处加装一个电磁比例阀,构成一个新型的整体式电液助力油泵。它是由原转向油泵加装一个电磁比例阀,外加电子控制器(CPU) 组成。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随车速提高逐渐减少油泵输出油量、从而逐渐增大方向盘的转向手力。但是并不能传统转向油泵在发动机运行时持续不断地工作,即使不需要转向时也消耗发动机动力输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包括有转向油泵本体及安装在泵轴上的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为带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所述的电磁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导线总成与转向器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是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是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是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是转差式电磁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转向油泵本体的泵轴上加装带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轮上的电磁离合器接合与分离以控制转向油泵的工作状态。当到转向器无转向动作时,分离转向油泵带轮与轴承的连接,使转向油泵终止工作;而一旦转向器有转向动作时,接合油泵带轮与油泵轴承,使转向油泵开始工作,提供转向助力。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转向油泵随转向需要工作或者停止,节约发动机动能,从而达到减少油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转向油泵使用目前成熟结构,不需要进行改进,故总成本更低,在现有技术上易于改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油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油泵本体、2.离合器导线总成、3.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节能型车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包括有转向油泵本体1及安装在泵轴上的皮带轮3,该皮带轮3为带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电磁离合器通过离合器导线总成2与转向器控制器电连接。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磁离合器为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或转差式电磁离合器,为常规的电磁离合器,图中未标出电磁离合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高速响应:扭力的传达很快,可以达到便捷的动作。2)耐久性强:散热情况良好,而且使用了高级的材料,即使是高频率、高能量的使用,也十分耐用。3)组装维护容易:属于滚珠轴承内藏的磁场线圈静止型,所以不需要将中蕊取出也不必利用碳刷,使用简单。4)动作确实:使用板状弹片,虽有强烈震动亦不会产生松动,耐久性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7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EVA胶膜的排版运输装置
- 下一篇:回转滑座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