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3104.6 | 申请日: | 201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龙;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陈泽斌 |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板栅用铅带 强制 冷却 装置 | ||
1.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1)、安装在机架(101)上位于进料侧的第一辊道(102)、安装在机架(101)上位于出料侧的第二辊道(103)、安装在机架(101)上位于第一辊道(102)和第二辊道(103)之间的至少一个冷却水槽(110)、冷却水槽(110)的进水管(120)和排水系统;各冷却水槽(110)的槽体(111)沿传送方向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开口(112),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两侧的开口(112),所述两侧开口(112)内分别设置有轴线水平的上限位辊(131)和下限位辊(132),由两侧的上限位辊(131)和下限位辊(132)之间的辊缝分别构成对应冷却水槽(110)的进料口(113)和出料口(114);在所述进料口(113)和出料口(114)之间的冷却水槽(110)内设置有压下结构,由压下结构及两侧的下限位辊(132)形成的铅带输送面呈开口向上的拱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0)包括进水总管(121)和进水支管(122),各进水支管(122)的一端管口整列于冷却水槽(110)的槽体(111)底面、另一端分别与进水总管(121)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总管(12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供水系统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回收水槽(140),所述冷却水槽(110)安装在回收水槽(140)内并通过回收水槽(140)安装在机架(101)上;设置有连通冷却水供水系统和回收水槽(140)的回水管(1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102)同对应冷却水槽(110)相邻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第二辊道(103)同对应冷却水槽(110)相邻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102)的两端高度差和第二辊道(103)的两端高度差一致,所述第一辊道(102)的水平倾角大于第二辊道(103)的水平倾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控制系统及与控制系统相连的铅带张力微调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下结构受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调整压下结构纵向位置的压下结构升降机构,所述压下结构通过压下结构升降机构固定安装,由压下结构和压下结构升降机构构成铅带张力微调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板栅用铅带的轧间强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结构升降机构采用张紧油缸(152),所述张紧油缸(152)的控制器与控制系统相连,压下结构 采用张紧辊(151),由张紧油缸(152)的油压传感器构成压下结构受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未经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1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站发电机抽转子专用工具
- 下一篇:大型图形处理装置的供纸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