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床自动计数检测及报警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9346.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杜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大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床 自动 计数 检测 报警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计数装置,具体为一种冲床自动计数检测及报警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冲压加工产品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计数装置进行计数,现有用于机床本身的计数装置只能读数,不能联动控制机床机能动作,且在工业生产中,产量是比较高的,依靠人工去控制的话,是比较吃力的,并且有可能会出现产品加工过多或者过少,数量不实的情况,浪费了很多有效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床自动计数检测及报警复位装置,其能够达到定容定量控制的目的,提高了有效工作时间,且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包括第二计数器,所述第二计数器包括显示屏、设定按钮,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设定按钮内部对应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装置还包括第一计数器、继电器、计数开关、复位开关、计数电源开关、蜂鸣器以及PLC控制模块,之间电控连接,所述第一计数器设有归零按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归零按钮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显示屏有预置数值显示区、实际数值显示区;所述计数电源开关是由自动复归按钮和继电器串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冲床计数装置中,第一计数器用于自动检测及报警复位,第二计数器用于计数显示,满足了工业生产要求,实现了机床工作时同步计数的目的,并且计数准确,大大减少了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对产品加工定量的控制,也不会出现产品加工过多或是过少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有效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2是第一计数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第二计数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计数装置,计数装置包括第二计数器1,第二计数器1包括显示屏2、设定按钮3,显示屏2与设定按钮3内部对应相连,计数装置还包括第一计数器4、继电器KA1、继电器KA2、计数开关SA2、复位开关SA3、计数电源开关、蜂鸣器L1以及PLC控制模块5,之间电控连接,计数电源开关是由自动复归按钮SA1和继电器KA1串联而成,第一计数器4上设有归零按钮,归零按钮设置有指示灯,显示屏2有预置数值显示区21、实际数值显示区22。
如图1所示,PLC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X0~X....与公共端COM之间连接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PLC控制模块5的N、L端对应连接到电源火线L连接的熔断器FU3、电源零线N端,熔断器FU3与电源零线N端之间并联有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是:自动复归按钮SA1连接继电器KA1,来控制继电器KA1,再通过继电器KA1来控制计数器电源,形成计数电源开关;第二条支路是: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与蜂鸣器L1相连;第二条支路是: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第一计数器4的2脚,第一计数器4的1、3脚以及1、4脚之间分别连有计数开关SA2、复位开关SA3,计数开关SA2连接冲床双手按钮,起到计数信号输入的作用,第一计数器4的2脚通过一继电器KA2连接6脚,第一计数器4的7脚连接到电源零线N端,第一计数器4的5、6脚内部之间有一转换开关K1,第一计数器4的8脚连接该转换开关K1触点任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作业前,把第一计数器4和第二计数器1全部归零,第一计数器1的计数开关SA2调到“通”的位置,第二计数器1根据生产要求及指导按设定按钮3设定定量的数量;在加工中,数量达到第二计数器1设定的数量后,第一计数器4上的归零按钮,也叫双联阀故障灯,会自动亮红灯报警,此时加工将结束,第二计数器1上的显示屏2的实际数值显示区22会显示此次所计的数值,必须按下归零按钮,第二计数器1自动归零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因模具或设备异常需调整机台时,必须把计数开关SA2调到“断”的位置,恢复正常后再调回到“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大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大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9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