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VC无缝镭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8339.6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7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宝;沈五展;林武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泰兴特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15/20;B32B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无缝 镭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镭射膜的改进。
背景技术
镭射包装是包装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包装行业内的其他产品相比,镭射包装材料不仅具有新颖、亮丽的外观效果,同时还具有高技术防伪功能,被称为世界包装印刷业中最前沿的技术产品。
镭射膜一般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3D真彩色全息技术、多重与动态成像技术等,经模压把具有彩虹动态、三维立体效果的全息图像转移到PET、BOPP、PVC或带涂层的基材上,然后利用复合、烫印、转移等方式使商品包装表面获得某种激光镭射效果。目前镭射材料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在食品、药品、日化用品、烟酒、服装、礼品包装以及装饰材料等行业都得到较快的推广。
从产品成分构成上划分,镭射薄膜产品可以大致分为OPP镭射膜、PET镭射膜和PVC镭射膜三种。
目前,镭射膜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它采用的是真空腔镀铝方式,即将蒸发舟加热至1400—1500℃,连续送到蒸发舟上的铝丝冷化成铝蒸汽,由于基膜具有静电吸附力,将铝分子吸附在薄膜表面,再经过冷却沉积,从而将铝均匀地喷镀在连续卷取的薄膜表面形成镀铝膜,再经过激光雕刻的镭射版包在辊筒上,在130℃的温度下模压后,形成镭射膜。由于镭射版包在辊筒上,不能够完全无缝结合,于是就在镭射膜上留下了0.5mm-2mm的版缝,后续的印刷或者包装过程中必须要避开版缝,这样会带来工艺上的缺陷和大量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效率高、损耗小的PVC无缝镭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层结构,依次为基膜层、镭射层和镀铝层;所述的基膜层为PVC(聚氯乙烯),厚度为35~50μm,所述的镭射层为硝基纤维素,厚度为1.0~1.2μm,所述的镀铝层为纯铝,厚度为0.04~0.05μm。
优选地,所述的PVC为软质或硬质基膜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无版缝产品,不会给后续的印刷或者包装生产带来大量的损耗,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于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基膜层;2-镭射层;3-镀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PVC无缝镭射膜包括三层结构,依次为基膜层1、镭射层2和镀铝层3,基膜层1的材料是软质或者硬质PVC,厚度为35~50μm,所述的镭射层2为硝基纤维素,厚度为1.0~1.2μm,所述的镀铝层3为纯铝,厚度为0.04~0.05μm,加强镭射层2的反射效果。
实施例一:基膜层1为硬质PVC,厚度为35μm,镭射层2厚度为1.2μm,镀铝层3厚度为0.05μm。
实施例二:基膜层1为软质PVC,厚度为50μm,镭射层2厚度为1.0μm,镀铝层3厚度为0.04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泰兴特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泰兴特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8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动多功能喷码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脱模及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