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6470.9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铂渊;苏家正;陈宗贤;王维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触控笔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屏幕技术的应用,推出越来越多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产品,例如: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等;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为了使操作上更为便利,往往产品中都会附带有触控笔,并采用内藏式或夹式的触控笔放笔方式。
然而,通常触控笔皆算细小,所以内藏式或夹式的收笔方式,虽然使用空间不大也有利于隐藏,但在取用时,因为触控笔本身细小的原因,较不容易取出,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方便取放触控笔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包含:一触控笔、一机壳、一笔座、一传动单元及一复位单元。
该机壳包括一供该触控笔容置的容置槽,及界定出该容置槽的相对的二长侧壁面、连接所述长侧壁面的一端的一第一端壁面及连接所述长侧壁面的另一端的第二端壁面。
该笔座具有一供该触控笔插入的盖体及一连接该盖体的枢轴,该枢轴两端分别枢设于各该长侧壁面且邻近该第一端壁面,该盖体的开口端朝向该第二端壁面且可枢转出该容置槽。
该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壳且包括一连接该笔座的枢轴的连动机构及一连接该连动机构且外露于该机壳的操作部,施力于该操作部使该连动机构连动该枢轴,可控制该盖体的开口端由位于该容置槽中的一收纳位置枢转出该容置槽。
该复位单元包括至少一弹性回复件,提供使该盖体恒回复于该收纳位置的偏压。
较佳地,该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还包含一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与该传动单元连接的第一扣合机构及一设于该机壳的第二扣合机构,该第一扣合机构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部,该第二扣合机构具有一可脱离地与该第一卡扣部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及一外露于该机壳的释锁部,当该传动单元受力移动并连动该盖体枢转出该容置槽时,该第一卡扣部与该传动单元连动而与该第二卡扣部扣合定位,藉此将该盖体定位于一枢转角度;通过施力于该释锁部使该第二卡扣部脱离该第一卡扣部,以使该盖体回复于该收纳位置。
较佳地,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轴心及一弹性件,该第二卡扣部与该释锁部可相对于该轴心摆动,且该第二卡扣部与该弹性件连接定位。
较佳地,该第一扣合机构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卡扣部,可选择其中的一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扣合,以使该盖体定位于不同的枢转角度。
较佳地,该连动机构包括一轴心连接该枢轴的齿轮,及一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且该操作部连接于该齿条。
较佳地,该传动单元还包括一与该连动机构连动的限位部,该限位部部分穿过该第二端壁面而凸伸入该容置槽,以将该触控笔的一端限位。
较佳地,该弹性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该笔座的枢轴,另一端连接该机壳;或者该弹性回复件也可以为一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传动单元,另一端连接于该机壳。
另外,该复位单元也可以包括二弹性回复件,且其中的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另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该笔座的枢轴,另一端连接该机壳,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传动单元的限位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该机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笔座和传动单元的设计,使触控笔更加方便的拿取以及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位于一收纳位置;
图4是如图3的示意图,说明一笔座枢转出一容置槽的状态;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6是如图5的示意图,说明一笔座枢转出一容置槽的状态;及
图7是如图5的示意图,说明该笔座枢转于另一角度的状态。
附图标号:
1触控笔
2机壳
21容置槽
22长侧壁面
23第一端壁面
24第二端壁面
3笔座
31盖体
311开口端
32枢轴
4传动单元
41连动机构
411齿轮
41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6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感改良结构的绕线架
- 下一篇:成像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