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后路单开门手术支撑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4115.8 | 申请日: | 2011-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后路 开门 手术 支撑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植入物支撑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单开门手术支撑体,属于医疗脊柱外科使用的接骨替代物。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单开门”手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最常规术式的简称。手术方法是将颈椎4~5个椎板一侧咬断,对侧椎板外板咬断为轴,将椎板掀开。术中需截除之C6、C7棘突修成支柱在C4、C6开大侧,再用线将支柱固定于开门之棘突根部及对应侧块内侧之间,使开门角度达到60度。环状支撑体是C6、C7棘突支柱的代替物。
目前对于单开门技术,双侧块内缘与椎板交接开槽。在单开门轴侧向外开槽, C3~C7或C3~C6整体开门后,在单开门侧C4、C6的侧块中钻孔,用幅巾钳向侧块内侧做隧道。同样在C4、C6椎板上做隧道。植骨选材有自体C7和TH1棘突两端开槽,中间钻孔。椎板撬开后,在单开门侧C4、C6两处植骨支撑成“桥形”,植骨两端的槽骑跨在椎板断端和侧块内侧边缘。用丝线贯穿侧块、植骨条和椎板的隧道拉紧固定,向椎管方向挤压C4、C6两处椎板,检查植骨支撑成“桥形”稳定性。开门后的椎板相对应于棘突根部处用球磨钻去外层皮质。重建时要将棘突、韧带、肌肉准确地归位缝合并将棘突与开门后的椎板丝线贯穿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脊柱后路单开门手术支撑体,环状为主的支撑体的中空部分,是大于2毫米的孔用来放入自体骨,帮助椎板和侧块骨性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柱后路单开门手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长方体或椭圆形的柱体或不规则形的柱体,支撑体的中心部分开有通孔,形成环形柱体结构,其中心通孔的直径为2mm-35mm,用来放入自体骨,帮助椎板和侧块骨性融合;支撑体的一侧面为平面或向内凹的弧型曲面,相对应的侧面为平面或向外凸的弧型曲面;支撑体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支撑体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的环形柱体上还设有开口,形成非封闭的环状柱体。
所述的支撑体整体形状还可以是根据椎板形状的可塑形状。
所述的支撑体形状为长方体,长为5mm-40mm,宽为5mm-40mm,高为3mm-10mm。
所述的支撑体形状为椭圆型的柱体,长轴为5mm-40mm,短轴为5mm-40mm,柱体高为3mm-10mm。
所述的上下两端面的凹槽为V形、U形或梯形,凹槽的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或不对称设置,凹槽深为0.1mm-5mm。
所述的支撑体上的固定孔为中心或偏心分布,设置为1-10个,固定孔的孔径为0.1mm-3mm。
所述的支撑体两侧的外侧面较长,有孔能与椎板及侧块用螺钉固定在一起,达到较稳定的结构,并有可塑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支撑体采用环状结构,用支撑体结构代替棘突,避免切除棘突,减少软组织的损伤。有效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和减少颈椎曲度丢失,从而更全面的提高后路手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原因在于:(1)最大限度保留并重建了颈椎后方结构,保护了椎旁肌及其与棘突的附着和重建了棘突与椎板的连接;(2)开门固定方式的改变减少了常规单开门手术时缝合小关节囊对颈神经后支和小关节囊损伤的机会;(3)开门固定方式确实稳定有利于减少带颈领,早期功能锻炼,肌肉萎缩和肌筋膜炎。(4)简化手术操做,减少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5、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7、8、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脊柱后路单开门手术支撑体1形状为长方体,其支撑体1的一侧面为平面,相对应的侧面为向外凸的弧型曲面。支撑体1的中空部分设有通孔,上下相平行的两端面分别设有V形凹槽,上端面V形凹槽2和下端面V形凹槽3的两个侧面均可以对称设置,其夹角45度;在上下两个凹槽之间设有与两个凹槽连通的固定孔4,其孔径为2.0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欢,未经王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4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