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3669.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坡;李由朝;蔡建军;何昇浍;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传导 散热 加固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是一种加固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实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加固显示器需要进行对金属壳体的全封闭以可以在特殊环境下使用,而目前的采用热辐射散热的加固显示器,虽然能够实现金属壳体的全封闭,但传热效率太低,会大大降低显示器的寿命,无法满足设备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期使用需求。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包括安装于一起的前壳体及后壳体、位于前、后壳体之间的显示器面板、安装板、电源板及控制板,该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还设有与电源板连接的电源板专用散热器及与控制板连接的控制板专用散热器,所述电源板专用散热器一侧连接于安装板上而另一侧连接于后壳体上,控制板专用散热器一侧连接于安装板上而另一侧连接于后壳体上。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中的电源板、控制板产生的热流首先传递至专用的电源板专用散热器、控制板专用散热器上,电源板专用散热器、控制板专用散热器再将热流传导至固定其本身的安装板和加固显示器的后壳体,安装板再将热量传导至前壳体,这样该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产生的热量全部以传导散热的方式传递至前后壳体上,壳体再通过热辐射将热量发散至环境中,以达到高效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包括安装于一起的前壳体1、后壳体2、位于前、后壳体之间的显示器面板10、覆盖于显示器面板10上的屏蔽玻璃9、安装板4、电源板11、控制板8、与电源板11连接的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及与控制板8连接的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所述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一侧连接于安装板4上而另一侧连接于后壳体2上,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一侧连接于安装板4上而另一侧连接于后壳体2上。所述电源板11与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连接处、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与安装板4连接处、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与后壳体2连接处、控制板8与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连接处、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与后壳体2连接处均设有柔性导热衬垫7,保证了接触面热接触的连续性,降低了接触热阻。该所述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还具有若干金属条3。后壳体2上凹设有若干散热槽14。所述前壳体1、后壳体2均为导热系数较高的铝合金材质铣削加工成形。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的材料为纯铝加工成形,相对于铝合金材料导热系数更高,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及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的外表面开制了很多散热槽来增加散热表面积,降低了芯片的热流密度;内表面的形状与需散热的芯片吻合,且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达到了0.8。金属条3、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安装板4等表面均进行了黑化处理,增大这些零部件的导热系数。
请再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高效传导散热型加固显示器安装过程如下:第一,将屏蔽玻璃9固定在前壳体1上;第二,将显示器面板10通过金属条安装螺钉13与四周金属条3连接,金属条3再与安装板4通过四周螺钉固定;第三,将电源板11、控制板8固定在安装板4上,在其主要发热芯片上贴附柔性导热衬垫7后再分别将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与安装板4固定;第四,将固定好上述零部件的安装板4通过显示器固定螺钉12与前壳体1固定,这样显示器部分就安装完毕;最后,盖好后壳体2后安装完成。导热过程如下:显示器面板10灯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显示器面板四周边框与金属条3接触,将灯管的热量传导至金属条3,金属条3再将热量传导至前壳体1;控制板8将热量首先传导至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上,散热器6再通过接触将热量传导至后壳体2上;电源板11将热量首先传导至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上,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再通过接触将热量传导至后壳体2上;安装板4吸收金属条3、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等散发的热量,主要起到降低热流密度的作用,但如果安装板4的温度高于前壳体1或后壳体2的温度,热传导也会发生,安装板4上的热量将通过金属条3传导至前壳体1或通过电源板专用散热器5、控制板专用散热器6传导至后壳体2上。这样,显示器主要的发热源散发的热量全部通过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设备的外壳上,外壳和屏蔽玻璃9再通过辐射散热的方式将热量发散至日然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3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机IO口驱动LCD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彩色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