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工作艇收放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0704.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王其兵;闫辉;马莉;刘婧;唐廉;戴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9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工作 艇收放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控制装置。具体说,是舰船上的高速工作艇收放用的可移动式电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舰船上用来释放和回收高速工作挺的控制装置都是采用在舰船上设置的固定工作台来实现。由于工作台固定安装在船舶甲板的某一位置上,操作人员在操作工作艇释放或回收时固定在一个工作位置上,由于操作人员固定在一个工作位置上,视野有限,无法观察工作艇释放和回收的全过程,尤其在风浪较大时,无法安全、可靠、快速将高速工作艇从母船放置到水面上或从水面上回收到母船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工作艇收放用控制装置。采用这种控制装置,可扩大操作人员的视野,观察到工作艇释放和回收的全过程,确保安全、可靠、快速将高速工作艇从母船放置到水面上或从水面回收到母船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工作艇收放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操纵箱、电机启动器、液压控制机构、阀块、绞车、回转机构、锁紧油缸和头部旋转机构,控制操纵箱与电机启动器间、电机启动器与液压控制机构间、液压控制机构与阀块间、液压控制机构与控制操纵箱间均借助电缆相连,阀块通过电磁比例阀与控制操纵箱。阀块的出油口借助油管分别与绞车、回转机构、锁紧油缸和头部旋转机构的油口相连。绞车上有钢索下限传感器、中位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该钢索下限传感器、中位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操纵箱相连。回转机构上有回转到位传感器,该回转到位传感器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相连。锁紧油缸上有提升到位传感器、锁紧传感器和解脱传感器,提升到位传感器、锁紧传感器和解脱传感器均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相接。头部旋转机构上有空载传感器和满载传感器,该空载传感器和满载传感器均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相接。其特点是还包括便携式按钮盒,便携式按钮盒与控制操纵箱间借助电缆相连,控制操纵箱与电机启动器间遥控配合。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含有便携式按钮盒,便携式按钮盒与控制操纵箱间借助电缆相连,控制操纵箱与电机启动器间遥控连接。操作人员可在母船甲板上从一个地方移动到任意地方,极大地扩大了操作人员的视野,可随时观察工作艇释放和回收的全过程,即使在风浪较大时,也可安全、可靠、快速将高速工作艇从母船放置到水面上或从水面上回收到母船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工作艇收放用控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工作艇收放用控制装置包括便携式按钮盒1、控制操纵箱2、电机启动器3、液压控制机构4、阀块5、绞车6、回转机构7、锁紧油缸8和头部旋转机构9,便携式按钮盒1与控制操纵箱2间借助电缆相连,控制操纵箱2与电机启动器3间遥控配合。电机启动器3与液压控制机构4间、液压控制机构4与阀块5间、液压控制机构4与控制操纵箱2间均借助电缆相连,阀块5通过电磁比例阀与控制操纵箱2;阀块5的出油口借助油管分别与绞车6、回转机构7、锁紧油缸8和头部旋转机构9的油口相连。绞车6上有钢索下限传感器、中位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该钢索下限传感器、中位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操纵箱2相连。回转机构7上有回转到位传感器,该回转到位传感器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2相连。锁紧油缸8上有提升到位传感器、锁紧传感器和解脱传感器,该提升到位传感器、锁紧传感器和解脱传感器均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2相接。头部旋转机构9上有空载传感器和满载传感器,该空载传感器和满载传感器均借助导线与控制操纵箱2相接。
工作时,通过便携式按钮盒及控制操纵箱可远程控制绞车、回转机构、锁紧油缸和头部旋转机构的各个功能,确保了高速工作艇从母船放置到水面上或从水面上回收到母船上的安全、可靠和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0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