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读写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6716.6 | 申请日: | 201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关亮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读写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信息识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芯片。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根据所使用的电磁波频段,该技术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三类,其中超高频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可识别高速运动目标、数据容量大的优点。
超高频段的RFID系统主要包括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两个部分:RFID读写器将待发射的基带信号调制到载波上,发送给RFID标签,然后连续发射无调制的载波用以提供标签持续工作的能量和标签发射调制需要的载波;标签从读写器的载波中获取能量,根据接收到的读写器的指令内容,将标签的返回信息反射调制加载到读写器的连续载波上,读写器从连续载波中识别出标签的返回信号。现有RFID读写器体积大,结构较复杂,集成度较低,功耗高;采用传统的调解方案,不能处理不同速率的电子标签回波速率,识别电子标签的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集成度高,识别能力强的RFID读写器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RFID读写器芯片,所述RFID读写器芯片主要设置有微处理单元MCU、射频收发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所述射频收发模块通过调制解调模块与微处理单元MCU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MCU还通过数据总线与闪存fash memory、高速缓存SRAM、复位控制电路Reset control、看门狗定时电路WDT、定时器Timers、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ART、串行外围接口电路SPI、端口控制器Port controller、串行总线I2C、中断控制器Interupt controller和电源管理器power management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设置有RX通道、TX通道、频率合成器,所述RX通道设置有低通滤波器(LPF)。
本实用新型的RFID读写器芯片主要设置有微处理单元MCU、射频收发模块、调制解调模块,RFID读写器芯片通过通射频收发模块接收外界标签反射回来的信号和发送信号,射频收发模块设置有RX通道、TX通道、频率合成器,RX通道即接收通道,RFID标签的反向散射通过RX通道被传送到调制解调模块;TX通道即发射通道,调制解调模块通过TX通道传送已调制信号到RFID标签。
RX通道设置有向下混频器,DC偏移较正电路,低通滤波器(LPF),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不同的RF信号被向下混频器转换成基带信号;再经DC偏移较正电路进行DC偏移纠正;集成的低通滤波器(LPF)可以调整滤波参数,以适应处理不同速率的电子标签回波速率,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识别率和识别电子标签的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选用集成度高的硬件单元,大大减小了读写器芯片的体积,使得读写器芯片小型化和模块化,功耗也得到相应降低,方便嵌入其它设备当中;集成的低通滤波器(LPF)可以调整滤波参数,以适应处理不同速率的电子标签回波速率,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标签的识别率和识别电子标签的类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RFID读写器芯片架构图。
图2为射频收发模块架构图。
图中标记:图1中,101-RFID读写器芯片,102-调制解调模块,103-射频收发模块,104-耦合器,105-外部天线,106-微处理单元(MCU),107-功放;图2中,301-向下混频器,302-DC偏移较正电路,303-第一低通滤波器(LPF),304-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305-模拟—数字转换器(ADC),306-驱动放大器(DA),307-向上混频器,308-数字—模拟转换器(DAC),309-TX通道,310-频率合成器,311-RX通道,312-第二低通滤波器(LP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6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手机卡贴
- 下一篇:移动终端音量调整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