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驻车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028.2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喜;徐伟;谢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3/00 | 分类号: | B60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防止停放在坡道上的车辆发生溜车现象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驻车垫块。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尤其是营运载货汽车)来说,在坡度较大的公路上停车休息、检查、维修等情况不可避免,尽管车辆都配备驻车制动功能,但是由于营运车辆载荷较大,会导致驻车制动力不足的情况发生,车辆极易溜坡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简单且可靠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垫块,其能够有效避免车辆溜坡,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驻车垫块,该驻车垫块形成为具有底侧、前侧和后侧的三角柱形,并且所述底侧的底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与所述底侧的底表面硫化连接的防滑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防滑橡胶垫的底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物
优选地,所述前侧和后侧之间的夹角为30°~70°。
优选地,该驻车垫块的左右两侧形成为由底杆、前杆和后杆连接而成的三角形,在两个三角形的顶点之间分别连接有横杆。
优选地,在两个前杆的中上部之间连接有前中间杆。
优选地,在两个底杆的中后部之间连接有底中间杆,并且在前中间杆和底中间杆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杆。
优选地,所述斜撑杆与所述后杆平行。
在车辆停放在坡道上时,将三角柱形的驻车垫块放在车轮的后面,通过三角柱形的楔紧作用阻止车辆溜坡。同时,由于驻车垫块底侧的底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因此可以增大驻车垫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因此使用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垫块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驻车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驻车垫块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侧;2前侧;3后侧;4防滑层
11底杆;21前杆;31后杆;5横杆;6前中间杆;7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针对车辆的前进方向而言的。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驻车垫块大体上形成为具有底侧1、前侧2和后侧3的三角柱形,并且所述底侧的底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4。
在车辆停放在坡道上时,将三角柱形的驻车垫块放在车轮的后面,三角柱形的底侧1与地面接触,前侧2与车轮接触,通过三角柱形的楔紧作用阻止车辆溜坡。同时,由于驻车垫块底侧的底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4,因此可以增大驻车垫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用更加可靠。
防滑层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得。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与所述底侧的底表面硫化连接的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的底面上还可以设置一些突起物,以进一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
所述三角柱形的前侧2和后侧3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车轮的不同尺寸进行选择,优选为30°~70°。
另外,如图所示,驻车垫块的左右两侧可以形成为由底杆11、前杆21和后杆31连接而成的三角形,在两个三角形的顶点之间分别连接有横杆5。另外,在两个前杆21的中上部之间可以连接有前中间杆6。在两个底杆的中后部之间可以连接有底中间杆(未图示),并且在前中间杆6和底中间杆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杆7。优选地,所述斜撑杆7与所述后杆31平行。这些杆件通常可以由型材如槽钢制成,整个垫块可以通过这些杆件相互焊接或者通过增加一些辅助的连接板相互焊接制成一体。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垫块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并且强度较大,使用方便、可靠。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起重船高空重载双起重小车悬臂起升机构
- 下一篇:汽车声控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