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905.6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锡庆;曲月林;隗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1/12 | 分类号: | B23D61/12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塑性 材料 双金属 带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割高硬度或高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
背景技术
由于高硬度和高塑性材料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物体入侵的能力,利用带锯切割高硬度和高塑性材料时,带锯的齿尖需要承受相当大的阻力才能将其切断,所以,要求带锯条的齿尖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否则,就易造成带锯的齿尖损伤或发生蹦齿现象。
要想延长带锯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齿尖的刚性,因为齿尖的刚性较差,在锯切高硬度和高塑性材料的过程中,齿尖易产生变形,同时也会增大其磨损速度。在现有技术中,提高齿尖的刚性,主要采用改变齿尖材质的方式来解决,而齿尖材质的改变虽然能提高其刚性,但齿尖的楔角较小,即便采用再好的刚性材料也很难使齿尖达到理想的刚性。
中国专利201483086U号公告的名称为“龟背齿形双金属带锯条”提出的虽然是一种弧齿形双金属带锯条,但该带锯的齿尖的楔角设置为56-68度,虽然该种带锯的齿尖楔角的角度相对现有技术有所增大,但对用于切割高硬度和高塑性材料的带锯而言,如果齿尖的楔角小于70度,其使用寿命会相对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调整楔角的方式解决齿尖受力易变形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的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中的带锯本体是由弹簧钢及1.0-2.0宽度的高速钢丝复合焊接而成,并在高速钢丝上铣出有楔角为70-75度的齿尖。楔角如果小于70度,齿尖部分刚性较差,在锯切工料的过程中易使齿尖因受力而变形,加速齿尖磨损,楔角如果大于75度,在锯切工料的过程中易产生挤屑,进而增大带锯条的拉力。
所述齿尖的分齿量为0.3-0.5毫米。
所述齿尖的前角为3-10度,后角为12-25度。所述齿尖的高度为0.35-0.6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中齿尖的楔角设置在70-75度之间,该种角度的齿尖一方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切割高硬度和高塑性材料时不会造成齿尖损伤或发生蹦齿现象,另一方面在锯切工料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挤屑和增大带锯条的拉力,可延长带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这两个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切割高硬塑性材料的双金属带锯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外观结构示意图。该带锯包括本体1,在本体1的边缘上铣出有带有阶梯形齿的齿尖2,其中,本体1由弹簧钢制成,齿尖2是由高速钢制成。齿尖2的径向高度为0.35-0.6毫米,齿尖2的分齿量δ在0.3-0.5毫米之间,齿尖2的前角γ在3-10度之间,后角α应该在12-25度之间,楔角β在70-75度之间。
上述的分齿量δ为带锯形成切削间隙而使齿尖2向侧面的凸出量;前角γ是未分齿的前面和基面间的夹角;后角α为分齿前面和后面之间的夹角;齿节为7个,即每7个齿尖2为一组形成一个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溪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型制造系统
- 下一篇:CT成像的投影数据加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