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9134.7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宣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炯华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led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LED光源功率越来越高,散热要求变得越来越苛刻,能否及时散发热量成为影响LED光源寿命的关键因素,目前市面使用的传统散热方式是在散热器表面设置诸多细薄鳍片。随着LED光源功率加大,散热器体积随之加大,鳍片变得更多更薄,加工越发困难且表面极易损伤变形,影响外观及散热效果,增加包装及运输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芯片固定座与散热器主体接触良好、散热性好的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主体,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中间的LED芯片固定座,所述LED芯片固定座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器主体内设置鳍片,所述鳍片为多个,分布在所述LED芯片固定座的四周,所述LED芯片固定座上装设有LED芯片。
优选地,所述LED芯片固定座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LED芯片上设置有LED芯片线。
优选地,所述LED芯片固定座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LED芯片通过螺丝装设在所述螺丝孔上。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散热器通过将散热器主体与LED芯片固定座一体成型,防止LED芯片固定座与散热器主体接触不良,导致过热烧机,容量大,耐热冲击高,散热效果高,鳍片内置,使该散热器主体的外表面光滑无叶片,方便360℃方向热传导,辐射、对流及散热性能好,实用性强。该散热器主体封闭的外筒形成强劲对流,更加有利于散热。该鳍片从里到外由薄变厚,有利于导走多余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散热器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散热器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LED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110,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110中间的LED芯片固定座112,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与所述散热器主体110一体成型,所述散热器主体110内设置鳍片114,所述鳍片114为多个、分布在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的四周,并且该鳍片114从里到外逐渐变厚,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上装设有LED芯片1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散热器通过将散热器主体与LED芯片固定座一体成型,防止LED芯片固定座与散热器主体接触不良,导致过热烧机,容量大,耐热冲击高,散热效果高,鳍片内置,使该散热器主体的外表面光滑无叶片,方便360℃方向热传导,辐射、对流及散热性能好,实用性强。该散热器主体封闭的外筒形成强劲对流,更加有利于散热。该鳍片从里到外由薄变厚,有利于导走多余热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上设置有穿线孔111,所述LED芯片115上设置有LED芯片线116,该LED芯片115装在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后,该LED芯片线116通过该穿线孔111穿出,以连接其他器件,减小该LED散热器的占用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上设置有螺丝孔113,所述LED芯片115通过螺丝117装设在所述螺丝孔113上,以使所述LED芯片115固定在所述LED芯片固定座1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该LED芯片115固定在该LED芯片固定座112上。图1中的螺丝孔113为两个,对应的,该螺丝117也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更多的螺丝和螺丝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固定座的LED散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炯华,未经宣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9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