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人用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3284.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马元波;田明灿;姚理国;谢富科;路志成;黄立坤;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0;B60K11/00;B60H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人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用客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场上对客车产品品质及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车内振动、噪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理论上,由动力总成驱动的动力总成附件最好布置在动力总成本体上,这样各附件、过渡传动装置与动力总成之间的力相对于汽车地盘上的悬置系统而言属于内力,大部分振动可由悬置系统过滤而不会向车身、车架传递.但由于客车代工生产厂家极少具有动力总成及其附件的生产制造能力,这样在进行动力总成及其附件在汽车底盘上的设计布置时相对被动。
目前,国内常见的方式为仅发动机、变速箱厂提供的一部分动力总成附件直接安装在动力总成上,另一部分的动力总成附件如空调压缩机、冷却风扇则直接布置在车身、车架上,空调压缩机及冷却风扇则通过皮带传动由发动机曲轴带动。这样传动皮带就成为发动机振动激励向车身、车架传递的通道,且由于皮带具有张紧力,会极大的影响动力总成悬置的姿态,造成隔振效率下降,直接影响车内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隔振效果的载人用客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客车舒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载人用客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包括汽车底盘和位于汽车底盘上的动力总成,还包括由动力总成驱动的动力总成附件,所述的汽车底盘上通过悬置安装有副车架,所述的动力总成及动力总成附件刚性固定设置或通过悬置弹性连接在所述的副车架中部。
所述的动力总成附件包括空调压缩机和冷却风扇,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和冷却风扇沿垂直于客车延伸方向的平面布置在所述动力总成的两侧,且空调压缩机和冷却风扇的动力输入端均通过传动带与动力总成上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和冷却风扇通过弹性连接装置安装在副车架上。
所述的副车架、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附件构成副车架模块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的底盘上设置有副车架,在副车架上安装动力总成和动力总成附件,且副车架、动力总成和动力总成附件组成副车架模块总成,这样,副车架、动力总成和动力总成附件构成的副车架模块总成作为整体模块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后,可以有效避免整体模块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向车身、车架传递,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而将由副车架、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附件组成的整体模块装配成副车架模块总成后再连接至车身,有利于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精度及其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载人用客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载人用客车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载人用客车包括汽车底盘6,在汽车底盘6上通过悬置3设置有副车架模块总成,本实施例中的副车架模块总成主要有副车架2、动力总成1、动力总成附件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总成附件主要指空调压缩机5和冷却风扇4,副车架2通过悬置3设置在汽车底盘6上,所述动力总成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及缓速器等,动力总成1通过悬置弹性连接在副车架2的中部,而空调压缩机5及冷却风扇4沿垂直于客车延伸方向的平面布置在所述动力总成的两侧,空调压缩机5和冷却风扇4通过弹性连接装置装配在副车架2上,且空调压缩机5和冷却风扇4的动力输入端均通过传动带与动力总成上的动力输出端即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曲轴上传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动力总成通过悬置弹性连接在副车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总成刚性固定设置在副车架的中部,此时,可以将副车架视为安装支架,冷却风扇、空调压缩机则可以认为是通过副车架安装在动力总成上,在此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按照整个系统的惯性参数来对弹性元件进行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风扇和空调压缩机均通过悬置弹性安装在副车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冷却风扇和空调压缩机刚性安装在副车架上。
由副车架2、动力总成1、空调压缩机5和冷却风扇4构成的副车架模块总成作为整体模块通过悬置3安装在汽车底盘6上后,可以有效避免整体模块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向车身、车架传递,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3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自熄式加热系统及自熄式加热垫
- 下一篇:小型手动轮胎拆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