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908.5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泉蒲;祝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展 收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收纳结构,尤指一种用于自动车内、具可伸展特性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电子技术快速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已广泛朝小型化趋势发展,这类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携带方便,常见的例如移动电话(包括可上网的多功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随身音乐播放器等。
当上述携带式电子装置持有者驾驶汽车时,为了行车安全需将电子装置妥善收纳,若放置在衣服口袋或手提包内,一旦临时要拿取常令人感觉取放不甚方便。若置放于车内中控仪表台上,则电子装置容易因车行而滑动,严重者会产生撞击情形。
目前已有多种车内手机支撑架的产品被设计出,例如贴附在挡风玻璃的吸盘式手机支撑架、吊挂在冷气出口的手机支撑架等。
不论上述哪一种,都属于对外裸露的收纳方式,而且因为支撑架结构恒常显露出来,不仅影响车内视觉美观,也有容易干涉车内人员动作的潜在缺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式电子装置收纳结构,不仅满足操作方便的需求,也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以能提供携带式电子装置如手机、PDA、随身音乐播放器等的伸展式收纳机制,除了减少空间占用,也能避免影响车内视觉美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用于伸展或收纳一携带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承载件,具有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收纳载体,可伸展地设置于该承载件上,该收纳载体具有一收纳空间及一第二固定件;其中,该收纳载体的该第二固定件选择性地固定或分离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固定件,该携带式电子装置选择性地被该承载件遮蔽隐藏或伸展露出于该承载件之外。
上述收纳载体的第二固定件可选择性地与承载件的第一固定件相互固定,使位于收纳空间的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被该承载件遮蔽隐藏,或收纳载体的该第二固定件可与承载件的第一固定件分离,使位于收纳空间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伸展露出于承载件之外。
收纳载体在承载件的设置方式可以是枢设或滑设,使得收纳载体可以转动或滑动型态伸展与收纳。
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可更包括有一阻尼装置,连接于收纳载体与承载件之间,用以提供收纳载体的转动运动缓冲效果。
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可更包括有一弹性件,例如扭簧,分别抵顶于收纳载体与承载件之间,以提供收纳载体伸展的力道,能自动伸展开。
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可更包括有一弹性抵持机构,弹性伸缩地设置于承载件,并延伸进入收纳空间,用以适应性抵持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弹性抵持机构可包括一线圈弹簧与一T形杆,其中线圈弹簧分别抵顶于承载件与T形杆,T形杆延伸进入收纳空间。
承载件可以是安装于一仪表板、一车内门板、一座椅背板或一悬浮面板的独立构件,也可以是仪表板、车内门板、座椅背板或悬浮面板这些车内零件本身的一部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能提供携带式电子装置如手机、PDA、随身音乐播放器等的伸展式收纳机制,除了减少空间占用,也能避免影响车内视觉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内伸展式收纳结构立体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承载件 11 基座
111 凸柱 112 容置槽
113 挡板 12 组合架
13 第一固定件 14 阻尼装置
14a 第一齿部 14b 第二齿部
20 收纳载体 21 第二固定件
22 收纳空间 23 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