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超级电容数据备份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7020.2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涛;吴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 逻辑 控制器 超级 电容 数据 备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超级电容数据备份电路。
背景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下文简称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随着PLC产业的发展,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对于现有的PLC而言,客户如果需要实现参数和程序的备份,有两种方案可选:一是需要购买专门的模块来进行数据、参数程序的备份,其缺点成本比较高;二是在PLC回路中采用碱性电池作为后备电池来进行电源备份,其缺点是碱性电池的寿命有限,电量用尽后需要更换,且更容易过热,一旦断路会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PLC在数据备份功能上的缺点与不足,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超级电容数据备份电路,无需外接模块或者电池也能够实现程序、参数的备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超级电容数据备份电路,由第一三级管、第二三级管、双开关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构成;
所述第一三级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级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后与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级管的集电极与后备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级管的基极串联第二电阻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级管的发射极与地连接;
所述双开关二极管的引脚1与后备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开关二极管的引脚2与电源连接;所述双开关二极管的引脚3串联第三电阻以及第一电容后与地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并联后连接在后备电池输出端与地之间。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电容为超级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正常供电时,通过电阻和双开关二极管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达到程序、参数正常备份需要的电源电压,在电源失电时通过超级电容产生电压提供给后备电池输出端,给产品进行供电,从而达到客户程序和参数的备份的功能。采用超级电容来实现客户程序、参数的备份,为客户节省了成本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三级管TR1、三级管TR2、双开关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及电容C3构成。
见图1,三级管TR1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三级管TR1的基极串联电阻R1后与三级管TR2的集电极连接,三级管TR1的集电极直接与后备电池输出端VBAT连接,用于提供电源需要的电压。
见图1,三级管TR2的基极串联电阻R2后与电源VCC连接,三级管TR2的发射极直接与地GND连接。
见图1,双开关二极管D1的引脚1与后备电池输出端VBAT连接;引脚2与电源VCC连接;引脚3串联电阻R3以及电容C1后与地GND连接。
见图1,电容C2和电容C3并联后连接在后备电池输出端VBAT与地GND之间,用于提高VBAT的抗干扰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元器件均为市售商品,图1中主要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图1中元器件一览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当电源正常供应时,电源VCC经过三极管TR1和三极管TR2后为后备电池输出端VBAT提供电压;
2)电源正常供应的同时,通过电阻R3和双开关二极管D1对超级电容C1进行充电,达到程序、参数正常备份需要的电源电压;
3)当电源非正常供应时,通过超级电容C1、电阻R3、双开关二极管D1产生电压,提供给后备电池输出端VBAT,从而给产品进行供电,达到客户程序和参数的备份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7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