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成辊道窑节能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8727.1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9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登峰;李反修;黄亚萍;刘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9/04 | 分类号: | F27B19/04;F27D17/00;F2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25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成 辊道窑 节能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烧成辊道窑节能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砖的制品烧成大都是成型后的坯体经干燥窑烘干后,印花(或不印花)入辊道窑,正常情况下1Kg制品成瓷需550-700Kcal/Kg热量,按日产(800×800)14000平米渗花砖计算,一天需耗能50吨-64吨烟煤,所以窑炉的热能利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非常大,窑炉烧成后的废气、成品砖吸热后经冷风急冷热交换的热风、成品砖后期冷却的热量,目前基本没有得到利用而直接排出,这样,一方面使得热能白白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环保。
目前,未见用在烧成辊道窑上,提高热能利用,降低废气排放的节能环保装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在烧成辊道窑上,提高热能利用,降低废气排放的烧成辊道窑节能环保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烧成辊道窑节能环保装置,包括辊道窑、供热风管、排空管、干燥窑,所述辊道窑窑顶设置有由高铝毯和纳米涂层组成的隔热层,辊道窑的窑体由内层保温层和外层纳米保温涂层组成;所述供热风管由纳米保温材料构成,供热风管连接辊道窑中部和干燥窑;所述排空管由纳米保温材料构成,排空管连接到辊道窑尾部和干燥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对窑顶和窑体设置隔热层和保温层,减少了窑炉的热量辐射和传导,提高了热能利用;2、供热风管将辊道窑和干燥窑连接起来,将辊道窑的高温排放气体输送到干燥窑,使原有直接排放的热气重新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3、排空管把辊道窑、干燥窑连接起来,使原有直接排放废气重新利用,即提高了热能利用,又降低了废气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烧成辊道窑节能环保装置,包括辊道窑1、供热风管2、排空管3、干燥窑4,由于烧成辊道窑1窑炉的顶部是热量排出最严重的区域(热量总是向上的),因此在辊道窑1窑顶设置有由50mm厚的高铝毯5和40mm厚纳米涂层6(主要由超细珍珠岩、硅酸铝纤维铝等磨成的超细浆料,外加泡沫剂及水玻璃等粘接剂)组成的隔热层,减少热量排放;辊道窑1的窑体由内层保温层7和外层25mm厚纳米保温涂层8组成;所述供热风管2采用32mm厚的纳米保温材料构成,供热风管2连接辊道窑1中部和干燥窑4;所述排空管3由32mm厚的纳米保温材料构成,排空管3连接到辊道窑1尾部和干燥窑4,将辊道窑1排出的烟气中含有少量的可燃成分及高温(约250℃)的潮湿气体全部引入干燥窑4中部,在辊道窑1急冷后的热风一部分直接引入干燥窑4中部,对干燥窑4内的干坯进行干燥,另一部分和窑头湿热的烟气混合进入干燥窑4,这样干燥窑4基本上不需要外界其它热源,经过几次循环利用后排出的基本是无杂物、无废气的水蒸气,通过纳米保温材料对辊道窑1、干燥窑4保温,减少窑炉的对外热辐射和传导,并将废气和窑尾余热循环利用,节省了干燥窑4的热量,同普通窑炉相比,每天可以节约用煤10-15吨(约12000-17000元/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8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牢固的窑炉碹顶结构
- 下一篇:窑炉的窑池熔化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