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429.0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瑛;陈警予;张彪;张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在受到侧撞时,车门容易收到变形,如果车门变形过大,车门向车内空间入侵量过多,就会严重威胁到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目前车门防撞梁基本采用的是平行结构和“人”字型结构,但都无法达到理想的防侧撞效果,而且布置在车门内板中部的防撞梁无法保护车内人员的胸腔部位;此外,车门在门锁处容易变形,车门无法打开,也影响到车内人员的逃生。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撞梁采用了“井”字型结构,集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最大限度降低了撞击后车门的变形量,分散了撞击力,减缓了侧碰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它能够提高车门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其吸能、传力效果好,抗变形能力强,有利于保护车内人员的胸腔和腹腔,并保护车门门锁部位,尽量避免因变形过大无法打开车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前门外侧加强板、前门支撑加强板、前门防撞杆,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所述前门支撑加强板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前门外侧加强板和前门防撞杆,成“井”字形结构,所述前门外侧加强板两端部均压扁,方便固定连接在汽车车门内板上,所述前门防撞杆为圆管制成,两端设置有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并在管体上设有两个扣件,扣件上设有螺孔,方便固定前门支撑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在侧碰时,防撞杆受力变形后层凹型,受力点分散,减缓冲击力,受力面积大,从而加大了对人体的保护空间;受力后,门及门锁的变形量小,便于救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门外侧加强板、2-前门支撑加强板、3-前门防撞杆、4-防撞杆前支架、5-防撞杆后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前门外侧加强板1、前门支撑加强板2、前门防撞杆3、防撞杆前支架4、防撞杆后支架5,所述前门支撑加强板2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前门外侧加强板1和前门防撞杆3,成“井”字形结构。所述前门外侧加强板1两端部均压扁,方便固定连接在汽车车门内板上。所述前门防撞杆3为圆管制成,两端设置有防撞杆前支架4和防撞杆后支架5,并在管体上设有两个扣件,扣件上设有螺孔,方便固定前门支撑加强板2。
该新型汽车车门防撞梁采用了“井”字型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了撞击后车门的变形量,分散了撞击力,减缓了侧碰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该机构在侧碰时,防撞杆受力变形后层凹型,受力点分散,减缓冲击力,受力面积大,从而加大了对人体的保护空间;受力后,门及门锁的变形量小,便于救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不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的多功能器件
- 下一篇:复合无机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