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014.2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文;陈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文;陈庭豪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1C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环保 功能 地面 嵌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尤指一种可建构成为透水生态铺面的结构设计,使得所降下的雨水有效且快速地计划性被导引至地下级配层中,同时兼具造水、除冰与聚能的功效,从而可令土壤活化保持湿润,及调节环境的温度及湿度作用。
背景技术
按,一般传统的地表铺面因为以柏油或混凝土或由混凝土结合砖体所构成,而混凝土一般为不具有透水性,即使为透水性混凝土,其毛隙极易阻塞,另混凝土砖会产生氧化钙造成主动封闭毛隙,且又无法清理,令透水效率迅速衰退而远不及大雨降下的速率,故当地面上积水时,倘不立即迅速将地表的雨水排入地底下土壤层中,则该区域即很容易因下大雨而积水成水灾。相对地该铺面的水份亦无法渗透至地下层,造成无法补充地下水源的缺点,这对环境保护无疑是一大伤害。又因该传统铺面阻隔了地下层的土壤与大气层间的接触,而当大气环境中处于干燥或炎热时,地下层具有湿润度的土壤便无法散发出水气,藉以调节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是以此种不具透水作用构造的铺面施作对环保而言并不理想。
再者,于寒带地区因经常下雪,而该传统铺面易导致地面常处于地面积雪的状态,且不易溶蚀表面结冰,造成车辆或人员出入湿滑的不便及危险,故如何建构一种可加速地面溶雪的地表铺面设计,具有实际效益可充份发挥。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极研发改进,期能设计一种具有透水、温控作用的地表生态铺面的嵌合管结构,不仅可避免地面积水、积雪、结冰,同时能令大气环境的湿度及温度达到热交换作用,以改善地球暖化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构造,藉以建构一具高透水性人工铺面,其可利用管体将地表面上的雨水快速导入地下层,且亦可使地下层与地面大气层间相通连,以形成一可改善地球暖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聚能功效的地面嵌合管设计,其能利用自然环境的太阳能源,藉以吸收阳光的能量发挥冷凝或聚热的效果,适时的调节环境中整体的温度及湿度,可加速地面溶雪,或降低热岛效应。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是由筒状管体及装置于管体中的聚能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筒状管体,顶端设有透水构造,底端则具有一通孔;该聚能装置,装设于管体中,利用吸收阳光的能量发挥冷凝或聚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在于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设有一具排水功效的筒状管体以及装置于该管体内的聚能装置,其中该筒状管体为贯穿地板铺面层而穿通至下方的级配层设置,并于该筒状管体顶端设有透水构造,底端则具有一通孔,可使地面的铺面具有透水效果,不仅能让地面雨水可快速渗透至地下层,若大气温度高温时,亦可让地底的湿气由管体蒸发出,而该聚能装置为设置于管体内部,可视安装环境的需求吸收阳光的能量,以发挥冷凝或聚热的功效,藉以调节环境整体的温度及湿度,更可聚热而具除冰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筒状管体顶端装置凸透镜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筒状管体顶端装置不透光盖体剖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筒状管体与短管接合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实施例接合后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构造,其是由一筒状管体10以及一聚能装置20所组成。
该筒状管体10,于顶端设有透水构造,本图中实施例为于筒状管体10顶端管口内缘设有壁面呈波浪凹凸状的阶级11,或亦可于该管口处预留透孔,且盖合后形成有透水孔,而管体底端则设有一通孔12,通孔12底缘设有一口径较小且与其相通的短管13。
该聚能装置20,装设于上述筒状管体10内,包括设有一环设于管体内缘的冷凝板21,及与该冷凝板21电性相接的电路板22,电路板22上方结合有一太阳能板23,并藉由一透明防护盖24而嵌固于管体顶端的阶级11,藉以构成一全新具生态环保功能的地面嵌合管1构造。又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2上方更设有一LED灯221,而电路板22下方则装置有一蓄电功能的电池222,藉此可透过太阳能板23持续供应LED灯221的电源,以发挥其照明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文;陈庭豪,未经陈瑞文;陈庭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