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氨酯发泡气动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1946.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8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叶银堂;施红杰;缪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发泡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发泡气动模架。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聚氨酯发泡模架均由上模架、下模架以及控制电控箱组成。在发泡过程当中,模具上下模分别固定在上下模架上。整个模架是由气动控制,在下模架上装有气囊,作为控制下模架升降的动力;上模架连接大气缸,作为控制上模架开合模的动力。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模架结构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一是下模架横截面积有限,在使用气囊的情况下该模架无法获得足够的锁模力;二是气囊结构无法对行程进行调整,一旦下模架升降行程增大,相应的锁模力也会降低。而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产品飞边较厚,不仅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同时也延长了产品生产周期。因此需要对该模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气缸替代气囊,便于调节行程,且该气缸采用串接气缸增加了锁模力,并进行相关结构调整,使整机结构更简洁,便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聚氨酯发泡气动模架,包括模架角度调节机构、上模架开合机构、下模升降机构、模架基座、控制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角度调节机构为在模架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角度调节支架,角度调节支架的上半部前倾弯折,角度调节支架的顶端设有圆弧形的角度调节滑槽,角度调节支架的内侧的模架基座上垂直设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轴接一上固定板的底端,左右两个上固定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下模架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在对应角度调节滑槽下方内侧位置处的模架基座上设有气缸支座,气缸支座的顶部轴接角度调节气缸的底端,一连接铰链轴一端从外至内依次垂直穿过角度调节滑槽、角度调节气缸的顶杆上端后固定在下模架外侧壁上;所述的下模升降机构为在下模架底面固定至少四组串接气缸和一个模芯气缸,每组串接气缸的升降顶杆穿过下模架的底面后顶部设一升降平台;所述的上模架开合机构为上模架后面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有内外两组垂直臂,一组外垂直臂底部分别向前弯折形成上模旋转臂,一组内垂直臂底端分别采用铰链轴轴接下模架后侧左右两端的顶部,下模架左右两侧近上固定板的后方分别固定气缸固定支架的一端,上模开合气缸垂直固定在气缸固定支架上,上模开合气缸的顶杆轴接上模旋转臂的底端,上模架前面的左右两根上模架连接柱底部嵌套下模架前面的左右两根下模架连接柱的顶部,上模架连接柱外侧固定水平向设置的锁模气缸,锁模气缸的抽芯销接上模架连接柱与下模架连接柱的嵌合部;所述的上模开合气缸和串接气缸上分别设有电磁感应传感器。
控制电控箱的信号输出端分多路分别连接角度调节气缸的信号输入端、串接气缸的信号输入端、模芯气缸的信号输入端、锁模气缸的信号输入端、上模开合气缸的信号输入端,上模开合气缸和串接气缸上所设的电磁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控箱的两路信号输入端。
在模架基座上还设有模架后座支撑,模架后座支撑对应于下模架底面后侧居中位置的下方。
所述的铰链轴与外垂直臂的弯折处水平对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锁模力更大,能够满足产品对锁模力的要求;且在一定的行程范围内能够保证锁模力的恒定;另外模架角度调节机构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机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1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蝶阀阀座的模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练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