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905.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生;曾振辉;范晓阳;齐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使用时将单体电池叠在一起连成电池组,为了散发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常的设计都是在电池壳体表面加横向或竖向的筋,在叠置时只能形成横向或竖向的散热通风道,其他方向都会在叠置后封闭,散热效果不理想,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性能。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叠置后具有优良散热效果的新型锂电池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新型锂电池结构,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叠置后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安全阀、正极柱、负极柱和相互层叠并位于壳体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
所述安全阀固装于壳体顶端;
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置于壳体顶端和底端;
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和正极柱、负极柱连接;
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凸块。
所述凸块呈矩阵排列。
所述凸块为方块体、圆台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结构,电池壳体的前后、左右外表面设有若干凸块,表面积大,能提高叠置后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正极柱,2为负极柱,3为安全阀,4为壳体,5为壳体外表面的凸块,6为正极片,7为负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安全阀、正极柱、负极柱和相互层叠并位于壳体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安全阀固装于壳体顶端;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置于壳体顶端和底端;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和正极柱、负极柱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凸块。
凸块呈矩阵排列分布,可以为方块体、圆台体或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电池壳体前后、左右外表面设有若干凸块,各单体电池叠置后会在相邻电池壳体表面形成横、竖、斜等各个方向的风道,能提高整个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