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181.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宋迎东;吴丹;刘莹;孙柏昶;卢坡;韩明钥;唐秋菊;沈斌松;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钟 漂移 传输 协议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装置,特别适用于要求在通信双方时钟不同源条件下传输协议同步保持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双方时钟偏差的存在,造成系统同步不稳定,使业务通信能力下降,甚至通信中断。传输协议在双方时钟漂移的条件下,无法保证完全同步,这就给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的带来很大问题;解决时钟漂移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系统全局授时,通过公共时钟源(如GPS)获取同源的高稳时钟保证系统传输协议的正常同步,使用这种处理方式的缺陷是:由于要保证全局系统地统一授时,必须增加授时的辅助设备,这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同时设备自身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会大为降低。在军用通信系统中,为了得到更好的使用性能,必须保证传输协议在时钟漂移条件下的正常同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时钟漂移对于传输协议同步的影响而提供一种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方式,可以在通信双方时钟偏差条件下保证系统传输协议正常工作,给系统带来更好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全数字器件实现,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可移植性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装置,包括辅助复接器1、调制 器3、辅助分接器5、本地时钟6和电源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和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所述的辅助复接器1的输入端口1与外部输入信息流相连,其输出端口2与外部输入时钟流相连,其输出端口3与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的输入端口1相连,其输出端口4与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的输入端口2相连,辅助复接器1的根据输入端口1、2接收的外部输入业务数据、业务时钟,经过业务复接后,由输出端口3、4将输出的帧信息、帧业务时钟送至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的输出端口3与辅助分接器5的输入端口3相连,其输出端口4与辅助分接器5的输入端口4相连,其输出端口5与调制器3的输入端口1相连,其输出端口6与调制器3的输入端口2相连,其输出端口7与调制器3的输入端口3相连,其输出端口8与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的输入端口1相连,其输入端口9与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输出端口2相连,其输入端口10与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输出端口3相连,其输入端口11与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输出端口4相连,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根据输入端口1、2接收的帧信息、帧业务时钟完成对与工作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发送协议信息复接,形成帧数据与帧数据时钟分别通过输出端口5、6送给调制器3进行调制,其中发送协议信息由输入端口9接收的工作状态信息匹配产生,同时将送给调制 器3帧数据由端口3接收到的解调钟进行发送协议信息分接,将该协议信息通过端口8送给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匹配对应的解调过程,其输入端口10、11接收到的解调钟、解调码进行分接,将分接的接收协议信息通过输出端口7送给调制器3进行调制过程匹配,同时将解调恢复的帧数据与帧数据时钟通过端口3、4送给辅助分接器5进行业务分接;调制器3的输入端口5与本地时钟6的输出端口1相连,调制器3根据本地时钟6提供的本地时钟,并根据输入端口1、2、3接收的帧数据、帧数据时钟、接收协议信息匹配合适的调制过程,并将调制信号由输出端口4送出;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输入端口5与本地时钟6的输出端口2相连,其输入端口6与外部信号相连,抗时钟漂移解调器4根据输入端口1接收的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发送协议信息,将输入端口6接收的输入信号进行解调过程的匹配,相干解调获取的时钟、码流通过输出端口3、4送至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以完成对接收协议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分接,同时检测接收端的工作状态通过输出端口2报至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辅助分接器5根据抗时钟漂移的传输协议同步模块2输出的帧业务时钟、帧信息确定传输的业务信息,由输出端口1和输出端口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准集装箱立体叠装式超静音电源
- 下一篇:蝶阀式旋转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