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3094.0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项永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越奔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12 | 分类号: | B62D5/12;B62D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宽体 卸车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尤其是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施工条件恶劣,应用于矿山领域的工程机械产品性能十分引人关注。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用在该领域的工程机械产品升级换代已经迫在眉睫。在矿山的内部施工中,自卸车是使用量最大的产品之一,传统自卸车已经不适应现在矿山施工。宽体自卸车成为矿山运输主力的发展方向。
矿山施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危险性很大,即使在平坦路面行驶的各类工程机械产品也是如此。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矿山这种高度依赖于设备性能的施工环境,产品的可靠性是重要方面。矿山领域的工程机械产品一般都处在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中,矿山自卸车也不例外。
国内宽体自卸车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虽然一直有不少厂家进行投入研发,但是关于重型宽体自卸车的自主产品依然凤毛麟角,即便是研发出的产品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整车性能较差,难以与国外品牌产品相提并论。
而现阶段矿用宽体自卸车一般采用传统转向方式,即采用叶片泵、循环球式转向机加转向助力油缸的结构。在宽体矿用自卸车上使用传统的循环球式转向机,首先是生产成本高;其次,由于矿区弯道多路面凹凸不平,车辆载重大,传统转向方式易损坏,维修成本高;同时矿区路面崎岖凹凸不平使转向沉重,灵敏度差,驾驶员的操作强度大;并且叶片泵抗污能力差、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因此采用这种传统转向方式的自卸车已很难满足矿区的使用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重型宽体自卸车存在的转向系统存在的成本高、转向灵敏度差及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转向灵敏、不易损坏、生产成本低的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为全液压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通过油管连接的贮油杯、齿轮泵、液压转向机和油缸;贮油杯与安装在发动机上的齿轮泵装配连接;所述液压转向机具有进油口、左转向出油口、右转向出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连接齿轮泵;左转向出油口和右转向出油口分别与油缸连接;回油口与贮油杯连接;所述油缸具有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左转向油缸的压缩端和右转向油缸的伸张端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转向机的左转向出油口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的伸张端和右转向油缸的压缩端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转向机的右转向出油口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由于采用全液压式转向机,生产成本仅为传统转向系成本的1/2左右,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全液压转向机的稳定性好,维修简易,操作轻松灵敏,有效降低驾驶员的操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宽体自卸车转向系统为全液压转向系统,包括通过油管5连接的贮油杯1、齿轮泵2、液压转向机3和油缸4;
贮油杯1与齿轮泵2装配连接;
齿轮泵2安装在发动机(图未示)上,发动机启动带动齿轮泵2工作提供高达15Mpa的高压油;
液压转向机3具有进油口31、左转向出油口32、右转向出油口33和回油口34;进油口31通过油管5与齿轮泵2连接;左转向出油口32和右转向出油口33分别与油缸4连接;回油口34通过油管5与贮油杯1连接;
油缸4具有左转向油缸41和右转向油缸42;其中,左转向油缸41的压缩端进油口411和右转向油缸42的伸张端进油口422分别与液压转向机3的左转向出油口32连接,左转向油缸41的伸张端进油口412和右转向油缸42的压缩端进油口421分别与液压转向机3的右转向出油口33连接。
转向系统由发动机驱动,通过油缸4连接前桥6,通过油缸4的压缩与伸张推动前桥6的转向轮实现转向。
转向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驾驶员在向左转动方向盘7时,液压转向机3的左转向油口32出油,左转向出油口32连接左转向油缸41的压缩端和右转向油缸42的伸张端的接口,因此,这时左转向油缸41开始压缩,右转向油缸42开始伸张,左、右油缸的缩、伸推动前桥6转向轮实现向左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越奔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越奔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3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压LED光源的灯泡
- 下一篇:一种盘式电机的自冷却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