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7410.3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敢为;潘宇晨;王红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36 | 分类号: | E02F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空间 液压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挖掘机领域,特别是一种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
背景技术
液压挖掘机因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可实现较为复杂动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能源、农田改造、水利、民用建筑、矿山采掘以及现代化军事工程等机械化施工方面。传统的液压挖掘机是通过动臂液压缸和斗杆液压缸的联合驱动实现铲斗根部在平面的轨迹输出,然后由单独的铲斗液压缸驱动实现铲斗的翻转。但由于其结构限制,这类液压挖掘机的执行机构只能实现铲斗在其工作平面内两维平动一维转动的轨迹输出,故还必须配合回转机构,才能完成挖掘、抬升、回转、卸载等挖掘任务。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施工工地以及需要快速挖掘、清障、平整的突发事故救援现场,这类传统的平面液压挖掘机存在着输出动作不够灵活、作业空间有限、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能有效解决传统平面液压挖掘机只能实现平面内的轨迹输出,导致的动作不够灵活、工作空间有限、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包括二维转动臂机构、一维转动斗杆机构和二维转动铲斗机构。
所述二维转动臂机构由二维转动臂、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组成。二维转动臂通过第一虎克铰连接到机架上,第一液压缸一端通过第一球面副连接到机架上,第一液压缸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面副连接到二维转动臂上,第二液压缸一端通过第三球面副连接到机架上,第二液压缸另一端通过第四球面副连接到二维转动臂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可单独驱动二维转动臂运动,也可联合驱动二维转动臂运动,实现二维转动臂绕第一虎克铰两轴线的二维转动。
所述一维转动斗杆机构由一维转动斗杆和第三液压缸组成。一维转动斗杆通过转动副连接到二维转动臂上,第三液压缸一端通过第五球面副连接到二维转动臂上,第三液压缸一端通过第六球面副连接到一维转动斗杆上。第三液压缸驱动一维转动斗杆运动,实现一维转动斗杆绕转动副轴线的一维转动。
所述二维转动铲斗机构由二维转动铲斗、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组成。二维转动铲斗通过第二虎克铰连接到一维转动斗杆上,第四液压缸一端通过第七球面副连接到一维转动斗杆上,第四液压缸一端通过第八球面副连接到二维转动铲斗上,第五液压缸一端通过第九球面副连接到一维转动斗杆上,第四液压缸一端通过第十球面副连接到二维转动铲斗上。第四液压缸和第五液压缸可单独驱动二维转动铲斗运动,也可联合驱动二维转动铲斗运动,实现二维转动铲斗绕第二虎克铰两轴线的二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此种新型挖掘机的动臂和铲斗均能实现独立的空间两维转动,整个挖掘机能实现空间五活动度的运动,机构输出轨迹灵活、工作空间大、工作效率高,能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施工工地以及需要快速挖掘、清障、平整的突发事故救援现场能发挥较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二维转动臂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一维转动斗杆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二维转动铲斗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2-1-2型五活动度空间液压挖掘机,包括二维转动臂机构、一维转动斗杆机构和二维转动铲斗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