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8203.1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砂型,尤其涉及一种砂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铸造行业大多采用流水线作业,该流水线集砂型制造和浇注成型为一体。其水平分型造型机通过射砂、挤压、下芯及合箱等工序形成砂型,进入流水线的砂型根据工艺需要其外部套有金属套箱,在砂型的顶部设有压铁,砂型通过流水线浇注后形成铸件。这种砂型的特点是顶部除留有浇池外,其余是一个平面,由于在浇注环节对浇注流量的控制比较困难,常常会出现铁水溢出浇池的情况,经常会导致压铁被烫伤或损坏,更有甚者铁水还能透过压铁的排气槽流入套箱,进而烫损套箱,造成较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在浇注成型中容易损坏压铁及套箱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砂型结构。该砂型结构能有效避免浇注过程中对压铁及套箱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砂型结构,包括砂型本体、设于砂型本体内部的砂池、铸件空腔及连接所述砂池与铸件空腔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池的砂池口周边设有低于所述砂型上平面的凹台。
该凹台可以通过在水平分型造型机的上挤压板和浇口杯的结合部设置凸台板来实现,即在挤压工序使砂型的凹台自然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砂池口周边设置凹台,能给多余的铁水一个收集空间,即使浇注铁水过量也不会溢出砂型平面外,避免了浇注过程中对压铁和套箱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凹台形状是环绕所述砂池口的圆型、“L”型或“T”型。
所述凹台的形状可以根据工艺需要和压铁的形状灵活设置。
进一步,所述凹台的深度为5~50毫米。所述凹台的深度也可以根据浇注量控制精确程度和浇注工件体积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砂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砂型的顶部形状示意图。
在图1到图3中,1、砂型本体,2、砂池,3、铸件空腔,4、流道,5、凹台,6、外溢铁水,7、套箱,8、压铁,9、砂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 所示,是现有技术的砂型结构图,由于外溢铁水6会造成压铁8和套箱7的损坏。
如图2所示,包括砂型本体1、设于砂型本体1内部的砂池2、铸件空腔3及连接所述砂池2与铸件空腔3的流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池2砂池口9周边设有低于所述砂型上平面的凹台5。
如图3所示,所述凹台5形状是环绕所述砂池口9的“L”型。也可以是圆型或“T”型。
所述凹台5的深度为5~50毫米。优选深度10毫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