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遇险救生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871.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永华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遇险 救生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遇险救生装备。
背景技术
船舶这种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在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船舶是在水中运行,故而一旦其遇险沉没,船上水性较差的人员落水后极易溺水而亡。而现有的船舶自备救生器材因为操作困难、实用性差等诸多原因造成救助效率低,导致灾害事故伤亡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在遇险沉没时能够自动为落水人员提供足以支撑身体浮出水面保持呼吸的救生装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遇险救生装备,包括泡沫浮力板,穿绳管,绳卡固定挡板,高强度软绳,绕绳器,绕绳器支座,卡颈孔,拉环。高强度软绳一端穿过穿绳管,穿绳管压制在泡沫浮力板中心,穿绳管两端的绳卡固定挡板卡在高强度软绳上,固定泡沫浮力板的位置,使泡沫浮力板不会在软绳上滑动。泡沫浮力板上开有卡颈孔,手拉环由短绳连接在泡沫浮力板上。多个泡沫浮力板串联组合在高强度软绳上,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而定。而软绳另一端绕在绕绳器上,绕绳长度根据船舶行驶水域深度而定。绕绳器在绳子拉动下可灵活转动。绕绳器支座底部用螺栓连接固定在船体上。
采用了上述方案后,船舶在遇险沉没时,固定在船体上的绕绳器会随船体一起下沉,而高强度软绳上的各个泡沫浮力板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在水面, 由于绕绳器可灵活转动,当船舶下沉时泡沫浮力板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牵引高强度软绳带动绕绳器转动,将绕绳器上的软绳释放出来,只要软绳长度足够即可保证泡沫浮力板一直漂浮在水面。从而可以让落水人员及时就近抓住泡沫浮力板上的拉环借助其浮力漂浮在水面,如果时间较长体力不支时还可以将颈部卡在卡颈孔中让泡沫浮力板支撑人体头部保持呼吸等待救援,此装置起到了在水中为落水人员抛出一根救命稻草维持生命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后,为船舶上水性好的人员救助水性差的人员极大缩短了救助距离,提高救助效率,为外部救援延长了足够的时间,从而达到将灾难遇难人数降到最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施方式实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根高强度软绳4一端穿过压制在泡沫浮力板1中心的穿绳管2连接了多个泡沫浮力板1,泡沫浮力板1由其两端的绳卡固定挡板3固定在高强度软绳4上,泡沫浮力板1开有卡颈孔8,拉环7由短绳连接在泡沫浮力板1上。高强度软绳4另一端绕在绕绳器5上,绕绳器支座6底部用螺栓固定在船体。
此实用新型救生装备在船舶遇险沉没时,固定在船体上的绕绳器5会随着船舶一起下沉,但是高强度软绳4一端连接的泡沫浮力板1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会不断牵带出绕在可以灵活转动的绕绳器5上的那部分高强度软绳4,从而保持泡沫浮力板1一直漂浮在水面,为船舶落水人员提供就近的浮力救助装备, 让需要救助的落水人员及时抓住泡沫浮力板1上的拉环7保持不下沉,如果时间较长体力不支时还可以将颈部卡在卡颈环8中,让泡沫浮力板1托起头部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绕绳器支座6可以固定在船体任何位置,只要方便且不阻挡泡沫浮力板浮1出水面即可,高强度软绳4的粗细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泡沫浮力板1的大小及块数可根据船舶载人数量而定,泡沫浮力板卡颈孔的开孔个数和拉环个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泡沫浮力板的材质只要浮力大强度高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高强度软绳连接的绕绳器更换成不固定在船体上的重量适当球形配重,这样在船舶沉没时,球形配重就会悬浮在水中而起到同样的救助效果,即使在极深的水域也不会影响此装备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永华,未经熊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