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6098.8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波;王明坤;晏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孙海英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薄壁 圆筒 壳体 对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焊接技术,具体地指一种适用于发动机薄壁壳体电子束焊接的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
背景技术
电子束焊接工艺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具有传统熔焊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和特殊功能,如:焊缝深宽比较大,焊接热影响区小,变形小,组织性能好,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等。此外,电子束焊接参数重复性及稳定性好,适应能力强,可焊厚度范围宽,既能用于精密构件的焊接,又可用于焊接经过热处理的构件,也可用于焊接难熔、热敏感性金属和异种金属。近年来,随着国防工程实际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子束焊接在精密技术和航空航天等机械制造业领域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采用电子束焊接工艺需要保证工件较高的定位精度,对于发动机壳体等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来说,焊接工装的装配时间已经达到整个环缝对接焊工作时间的50%以上,现有的焊接夹具由于定位精度低,安装及拆卸操作费时费力,已不能满足电子束焊接对工装夹具的定位精度以及装配和拆卸工作效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定位准确、装配和拆卸工作效率高的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包括拉杆及套装在拉杆头部的锥套,所述锥套的外圈为圆锥面。所述锥套的外圈上设置有由若干块子铜衬合围而成的环形铜衬,所述环形铜衬与锥套的外圈锥面滑动配合。所述环形铜衬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拉杆上还套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若干块子铜衬一一对应且相抵接的限位螺杆,所述压板的外圈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拉杆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调节压板与锥套相对位置的调整螺母。
进一步地,为防止环形铜衬从锥套外圈脱落,所述锥套的外圈大径端设置有防脱凸缘。
更进一步地,为保证压板强度并对拉杆进行导向,所述压板上固连有加强垫块,所述调整螺母紧压在加强垫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在锥套的外圈上设置有由若干块子铜衬合围而成的环形铜衬,通过调整螺母和限位螺杆可调整环形铜衬相对于锥套的轴向位置。焊接前将环形铜衬径向涨开,可将未经校形的待焊薄壁壳体涨圆;通过限位螺杆可调整环形铜衬的轴向位置,保持焊缝位于环形铜衬的环形槽处,实现待焊薄壁壳体零件的精确定位。焊接完成后,反方向旋转调整螺母,锥套反方向移动,环形铜衬与待焊薄壁壳体的内壁分离,取下压板后,可将整套夹具方便卸下,装配和拆卸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环形铜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小直径薄壁圆筒壳体环缝对接焊夹具包括拉杆1及套装在拉杆1头部的锥套4,锥套4的外圈为圆锥面,其外圈大径端设置有防脱凸缘4a。锥套4的外圈上设置有由4块子铜衬3b合围而成的环形铜衬3,环形铜衬3与锥套4的外圈锥面滑动配合。环形铜衬3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槽3a。拉杆1上还套装有压板2,压板2上固连有加强垫块5,压板2上设置有4根与子铜衬3b一一对应且相抵接的限位螺杆9。压板2的外圈设置有定位台阶2a,拉杆1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压板2与锥套4相对位置的调整螺母6,调整螺母6紧压在加强垫块5上。
安装时,先将锥套4、环形铜衬3及拉杆1安装于右薄壁壳体8的左端,调整环形铜衬3位置使之处于预紧状态;再安装左薄壁壳体7使之与右薄壁壳体8对接后,在左薄壁壳体7的左端安装带加强垫块5的压板2,使压板2的定位台阶2a与左薄壁壳体7的内圆及端面配合;之后在压板2上安装限位螺杆9,调整限位螺杆9使之与环形铜衬3抵接,保持4根限位螺杆9位置一致,保证焊缝处于环形铜衬3的环形槽3a处;最后在拉杆1上安装调整螺母6,使之紧压加强垫块5。
焊接前,拧紧调整螺母6,在拉杆1的作用下,锥套4向左移动,锥套4的圆锥面将环形铜衬3径向涨开,将未经校形的左薄壁壳体7和右薄壁壳体8的待焊端涨圆;焊接完成后,松开调整螺母6,锥套4向右移动,环形铜衬3与左薄壁壳体7和右薄壁壳体8的内壁分离,取下压板2后,可将整套夹具方便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加工中心Y轴拖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的旋转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