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331.3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明;吴建平;王海兴;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微生物 节能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的好氧阶段处理多生化塘或工业式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渗透至地下层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而工业式曝气生物滤池投资费用高,运行电费、药剂费等费用高,操作复杂,日常运行不稳定。这些都给畜禽养殖企业治理达标污水带来诸多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的好氧阶段处理投资费用高,运行费用高,操作不便,以及运行不稳定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滤池,该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滤池是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剔除对污染物作用不明显或易发生二次污染的处理设施,且结合耗能最佳,材料最省的构造发展而成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剔除多余设施,配上耗能最省设备,减少材料浪费等都直接降低了投资费用、运行费用,也简便了操作,同时经过筛选后的菌种不会发生污泥膨胀,且适应性更强、去除效果更明显,真正达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低能耗运行效果。
中国专利CN101597120公开一种微曝气生物滤池,包括第一滤池与第二滤池,其特征是:在第一滤池上设置污水进口管,在第一滤池内设置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竖向布置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竹筒,每根竹筒的底端与第一滤池的下部连通,每根竹筒的顶端与位于第一滤池上面的溢水槽连通;在第二滤池内设置能够移出或移入的生化床,所述生化床内放置块状的滤料,在生化床下方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曝气头,在生化床上方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排水管;在第二滤池内设置用于将污水引导至生化床的底部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溢水槽连通。以缩短生化反应时间,降低设备投资,简化操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设有水池、进水口、上下2层钢管、柱子、鱼丝绳、微生物载体、微生物菌种、曝气盘、鼓风机管道、鼓风机械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外接畜禽废水,出水口、上下2层钢管和柱子均设在水池1内,所述上下2层钢管固定在柱子上,鱼丝绳缠绕在钢管并固定在上下2层钢管的两端,所述上下2层钢管、柱子和鱼丝绳组成立体固定架;所述微生物载体系在鱼丝绳上,所述上下2层钢管、柱子、鱼丝绳和微生物载体组成固定化微生物载体装置;所述曝气盘设在水池内,鼓风机械设在水池外,曝气盘和鼓风机械通过鼓风机管道连接,所述曝气盘、鼓风机管道和鼓风机械组成曝气装置;出水口外接下一级处理装置;微生物菌种置于微生物载体内。
所述水池可采用砖混水池;所述水池池体的长度可为4~15m,最好为8~12m,优选10m,宽度可为3~8m,最好为4~6m,优选5.6m,有效水深可为2~5m,最好为2.2~2.7m,优选2.4m;所述水池池体可采用砖混半地埋池体。
所述钢管可采用镀锌钢管;所述上下2层钢管的相隔距离可为1.5m。
所述柱子可采用砖混柱子;所述柱子的尺寸可采用24cm×24cm。
所述鱼丝绳最好平行缠绕在钢管上。
所述微生物载体可以15~20cm的间距上下两端均匀系在鱼丝绳上。
所述鼓风机械可由鼓风机、管道和微孔曝气盘组成,鼓风机安置在水池顶部以上位置,曝气盘安装在水池底部平面上,鼓风机和曝气盘用管道及配件连接。当鼓风机通电启动时,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每个曝气盘,然后气体从曝气盘均匀吹出。所述鼓风机可采用罗茨鼓风机。
与现有的生物滤池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建与处理设施融合,采用镀锌管、砖混柱子和鱼丝绳做载体固定架,采用耗能相对较低的鼓风机械,剔除加药设施,合理布局曝气盘及载体挂件,使之降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简便日常操作和维护,并运用优质的微生物菌种做微生物母种,强化微生物的活性和稳定性,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在图1中,各标记为:1、水池,2、进水口,3、钢管,4、柱子,5、鱼丝绳,6、微生物载体,7、微生物菌种,8、曝气盘,9、鼓风机管道,10、鼓风机械,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立体吊顶的高低面连接装饰组件
- 下一篇:一种称重报表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