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8153.9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隋金君;黄金星;张小涛;颜鸽来;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张小晓 |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尘 一体化 设备 | ||
1.一种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心轴(10);所述心轴(10)中设置有水流通道(12);所述水流通道(12)的进水口(121)处设置有压力水接口(1),出水口(122)处设置有引射喷头(6);所述引射喷头(6)中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水道(61)和第二水道(62);所述第一水道(61)与所述水流通道(12)连通;所述第二水道(62)的尾部沿径向设置有一引射孔(63);所述第二水道(62)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堵头(14);所述引射喷头(6)对应所述第二水道(62)的部分置于旋转室(5)中;所述旋转室(5)对应所述引射孔(63)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助力内齿(4);所述助力内齿(4)的齿面正对所述引射孔(63);所述旋转室(5)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通孔(8);所述旋转室(5)的壳体与旋转体(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3)通过轴承(9)支承在所述心轴(1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引射孔(63)的孔心线正对所述助力内齿(4)的分度圆(41)与斜齿面的交点(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室(5)中位于所述助力内齿(4)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腔(51);所述扩散通孔(8)设置在所述旋转腔(51)所对应的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扩散通孔(8)的进口位于所述旋转腔(51)处,出口向所述助力内齿(4)一侧偏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水流通道(12)的进水口(121)沿所述心轴(10)的径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水流通道(12)的出水口(122)与所述心轴(10)同心;所述第一水道(61)与所述水流通道(12)同心;所述助力内齿(4)为斜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引射喷头(6)整体上为“T”形结构;所述引射喷头(6)对应所述第一水道(61)的部分与所述心轴(10)螺纹连接;
所述轴承(9)的内圈的内侧端面(91)紧靠所述心轴(10)的轴肩(101)设置;紧靠所述轴承(9)的内圈的外侧端面(92)处设置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位于所述旋转体(3)与所述心轴(10)之间;所述轴套(15)与所述引射喷头(6)的内侧端面(64)之间设置垫块(21);
所述旋转体(3)上固定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具有紧靠所述轴承(9)的外圈内侧端面(93)的压板端面(171);所述轴承(9)的外圈的外侧端面(94)紧靠所述旋转体(3)的台阶面(31);
所述旋转体(3)与所述轴套(15)之间设置有格莱密封圈(7);所述心轴(10)与所述轴套(15)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轴套(15)与所述垫块(2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6)。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心轴(10)上设置有润滑油道(13);所述润滑油道(13)的进油口设置有油杯(11),出油口与所述轴承(9)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控尘降尘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心轴(10)、旋转体(3)和轴承(9)置于保护罩(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1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