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行星系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090.7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龚亮亮;冯晚平;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克威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行 星系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双行星系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减速传动技术方面始终存在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即减速机的体积和传动比的矛盾,若要获得足够大的传动比,减速机则需要设计为多级减速,从而使得减速机内部零部件繁多、体积庞大笨重,因此,现有的减速机存在制造成本较高、减速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和传动可靠性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和运行可靠的减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行星系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在所述输入轴上安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安装齿圈,在所述齿圈上设置第一内齿环和第二内齿环,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定齿轮,所述定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一内齿环啮合,在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行星轮架,在所述行星轮架上安装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二内齿环啮合,所述齿轮、行星轮、齿圈、内齿环上的啮合齿均为斜齿或螺旋齿;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所述空心轴的内壁上设有花键槽。
其中,所述壳体上安装三个定齿轮,三个定齿轮均匀分布,相邻两定齿轮之间间隔120度。
在所述行星轮架安装三个行星齿轮,所述三个行星齿轮均匀分布,所述相邻两定齿轮之间间隔120度。
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共线,在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凸块,在所述行星轮架的一端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凸块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减速器利用动行星轮和静行星轮两个轮系,使动行星轮系在齿圈和作为太阳轮的齿轮,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下运动,一级减速便可实现几万至几十万机械传动比,从而可大幅缩小变速机构的体积,减轻重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行星系减速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输入轴;3、输出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定齿轮轴;7、定齿轮;8、齿圈;9、第一内齿环;10、第二内齿环;11、行星轮轴;12、行星齿轮;13、行星轮架;14、凸块;15、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行星系减速机结构,该减速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安装输入轴2和输出轴3,输入轴2上安装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直径不相等,输入轴2带动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同步转动;为增大减速比,第一齿轮4的直径可大于第二齿轮5的直径;输出轴3上的外周安装齿圈8,齿圈8相对输出轴3转动,齿圈8上设置第一内齿环9和第二内齿环10,齿圈8、第一内齿环9和第二内齿环10制成一体,壳体1上安装定齿轮7,定齿轮7通过定齿轮轴6与壳体1连接,定齿轮7可相对壳体1转动,定齿轮7分别与第一齿轮4和第一内齿环9啮合,输出轴3上设置行星轮架13,行星轮架13上安装行星齿轮12,行星齿轮12通过行星轮轴11与行星轮架13连接,行星齿轮12可相对行星轮架13转动,行星齿轮12分别与第二齿轮5和第二内齿环10啮合;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所述空心轴的内壁上设有花键槽。
工作原理:动力由输入轴2输入,输入轴2带动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转动,一方面第一齿轮4带动定齿轮7转动,定齿轮7通过第一内齿环9带动齿圈8转动,齿圈8通过第二内齿环10带动行星齿轮12转动,另一方面第二齿轮5带动行星齿轮12,行星齿轮12在第二内齿环10和第二齿轮5两个外力的合力作用下转动,即,行星齿轮12既绕行星轮轴11自转,同时,又通过行星轮架13带动输出轴3转动,从而,一级减速便可达到大传动比的减速效果。
如图2所示,为使齿圈8在定齿轮7的带动下转动更加稳定,壳体1上可安装三个定齿轮7,三个定齿轮7均匀分布,相邻两定齿轮7之间间隔120度。为使转动稳定,壳体1上还可安装更多个定齿轮7。当对传动精度要求不高时,壳体1上可仪安装两个定齿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克威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克威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