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5862.1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妙妙;任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水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具体讲是一种内燃机水封。
背景技术:
内燃机水封与常规机械密封一样,也包括动环与静环,并依靠动环与静环的端面紧贴来防止液体介质向外泄漏。工作时,动环与静环之间会在所输送液体介质的作用下形成一层既具润滑又起密封作用的液膜,然而,由于这种液膜是在液体介质的作用下形成的,换句话说,在动环与静环从未接触过液体介质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是不会产生液膜的,因此,当内燃机水封生产完成后而初次使用时,动环与静环端面很容易在所输送液体介质来临之前发生干摩擦,轻者会造成动环或静环端面的轻微磨损,重者则会导致动环或静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初次使用时,能够有效防止动环与静环端面发生干摩擦的内燃机水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内燃机水封:包括动环组件和静环组件,动环组件包括动环,静环组件包括静环,其中,动环与静环贴合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液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燃机水封,其中,环形凹槽的深度可为1~2mm,环形凹槽的宽度可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燃机水封,其中,环形凹槽的深度可为1mm、1.2mm、1.5mm或1.8mm,环形凹槽的宽度可为0.7mm、1mm、1.2mm或1.4mm。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内燃机水封初次使用时,动环与静环端面很容易在所输送液体介质来临之前发生干摩擦不同,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在动环与静环贴合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液的环形凹槽,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生产完成后而初次使用时,一旦动环与静环发生相对转动,事先储存在环形凹槽内的润滑油液就会向动环与静环之间的端面渗透,并随即产生既具润滑又起密封作用的液膜,达到防止动环与静环端面在所输送液体介质来临之前发生干摩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内燃机水封包括动环组件和静环组件,动环组件包括动环9、垫座11以及传动套2,静环组件包括静组座5、波形弹簧6、卡紧圈4、波纹管3、静环座7以及装在波纹管3右端的静环8,静环8右端与动环9左端紧贴,动环9与静环8贴合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液的环形凹槽10,环形凹槽10的深度h为1.5mm,环形凹槽10的宽度w为1mm,动环9装在传动套2右部,垫座11设置在动环9与传动套2之间,传动套2左部装在静组座5上,传动套2左端设有防止静组座5脱出的折弯边沿1,波纹管3右部装在静环座7上,波纹管3左部装在静组座5上,卡紧圈4卡紧在波纹管3左部外周壁上,波形弹簧6顶在静组座5与静环座7之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5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