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极碳块组降低电阻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699.0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紫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碳块组 降低 电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用的阳极碳块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过程中,电流经阳极碳块组进入电解质熔体,然后经阴极流出。阳极碳块组由铝导杆、铝-铁爆炸焊块、钢爪、磷生铁浇铸环以及阳极碳块五部分组成。磷生铁环是将含磷的铁水浇铸在阳极的碳碗与钢爪之间的空隙中冷却而形成的,主要起到连接钢爪与碳块以及导电的作用。由于铁与碳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以及铁水在冷却后体积迅速收缩,在磷生铁环与碳碗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缝隙,导致该部位电阻增大,铁-碳电压降随之增大,带来较大的电能消耗。因此降低铁-碳压降对于降低吨铝直流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专利CN200710053998提出在磷铁环与碳碗之间的收缩缝隙内注满用导电体粉沫加入具有良好流动性和易挥发性的溶剂中制备而成的导电浆体,导电浆体凝固后形成固体导电体。可以有效地降低阳极钢爪与碳碗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接触电压。但并未提及导电浆体的配方、制备以及浇铸导电浆体的工艺流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极碳块组降低电阻的结构,该结构可减小甚至消除磷生铁环与碳碗之间缝隙,实现降低铁-碳电阻与压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阳极碳块组电阻大等不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对阳极钢爪与阳极碳块进行磷生铁浇铸后,在磷铁环与碳碗之间的收缩缝隙内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喷涂碳化硼涂层或采用热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以及电弧喷涂技术喷涂铁基非晶合金涂层。
碳化硼涂层、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导电性好,与磷铁环结合能力较好,并且气孔率较小,抗热震性能优良。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磷铁环与碳碗内壁的接触电阻,降低阳极压降25~65 mV,实现吨铝能耗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阳极碳块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在喷涂碳化硼涂层或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后的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阳极碳块组上部为铝导杆1,其下部连有铝-钢爆炸焊块2、阳极钢爪3以及阳极碳块6。碳块6上部有碳碗,阳极钢爪3伸入碳碗,磷铁环4位于阳极钢爪3与碳碗之间,磷铁环4与碳碗之间的收缩缝隙一般为0.1~0.4 mm。首先对磷铁环表面进行喷砂,使其毛化,然后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磷铁环4与碳碗内壁之间喷涂一层碳化硼涂层5。该涂层厚度可达0.1~1.5 mm。由于等离子喷涂工艺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喷涂工艺,因此,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涂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另外,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减小涂层的孔隙率,可采用制备复合材料熔覆层的方法。该工艺在专利CN200710178958中有详细介绍。
实施例2:在磷铁环4与碳碗内壁之间,采用热喷涂技术喷涂一层铁基非晶合金涂层5。在该热喷涂工艺中所使用的热喷涂材料为铁基热喷涂药芯丝材或铁基热喷涂粉末。制备热喷涂材料的方法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涂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实施例3:在磷铁环4与碳碗内壁之间,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喷涂一层铁基非晶合金涂层5。该方法可采用双丝电弧喷涂设备,将药芯丝材熔化以后利用压缩空气雾化成液滴加速沉积在磷铁环基体4上,利用磷铁环基体4的快速冷却作用直接形成非晶纳米涂层5。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涂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实施例4:在磷铁环4与碳碗内壁之间,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喷涂一层铁基非晶合金涂层5。由于等离子喷涂工艺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喷涂工艺,因此,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涂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镀机阴极输送装置
- 下一篇:用于真空镀膜的嵌入式反应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