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泵杆保护装置的燃油泵泵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863.3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刚;钟树军;沈友胜;邱盛;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泵杆 保护装置 燃油 泵泵杆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泵杆模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泵杆保护装置的燃油泵泵杆模具。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其担负着汽车燃油正常输送的重要责任,因此,燃油泵的性能将影响着整个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而燃油泵泵杆作为燃油泵的主要构件之一,其性能又决定着燃油泵的性能。现有的汽车燃油泵泵杆生产均是通过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在注塑成型之时,将通过模具中的顶杆将其顶出,以达到取出泵杆的目的。但是,在顶出泵杆时,泵杆很容易与模具的其他构件接触,甚至产生拉伤,进而导致泵杆出现毛刺、飞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泵杆的质量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泵杆保护装置的燃油泵泵杆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油泵泵杆取出时容易出现毛刺、飞边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泵杆保护装置的燃油泵泵杆模具,包括带顶杆的模具本体,且在所述模具本体内部的顶杆上方安装有保护环。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环为钢套,且其内表面为光滑面。通过保护环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泵杆与模具的其他构件隔离开来,并利用其光滑的内壁来防止泵杆出现毛刺、飞边现象,从而达到保证泵杆质量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数量为两根,每根顶杆上方均安装有一个保护环。
再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外部套接有推管,所述保护环安装于该推管的上端。推管将泵杆全部包裹,在泵杆顶出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了引导作用,也起到了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表面光滑的保护环,使泵杆在顶出模具的过程中,与模具其他构件完全隔离,有效地避免了泵杆出现毛刺、飞边现象,保证了泵杆的质量;
3.在泵杆脱离模具时,保护环将随泵杆一起被顶出模具,由于保护环内壁为光滑面,因此只需要轻轻抖动,即可将之取下,既提高了保护效果,又不增加加工难度,一举两得;
4.在顶杆的外部套接有推管,不仅起到了引导作用,也进一步的保护了泵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名称:1-燃油泵模具本体,2-推管,3-保护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泵杆保护装置的燃油泵泵杆模具,包括带顶杆2的模具本体1,所述顶杆2上方安装有保护环3。
为了避免在将泵杆在从模具中取出时出现毛刺、飞边的现象,需要将保护环3的内表面设置成光滑面,以保证泵杆的质量。本实施例中,保护环3为钢套,钢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根顶杆2的上方。在泵杆脱离模具时,钢套将随泵杆一起被顶出模具,由于保护环内壁为光滑面,因此只需要轻轻抖动,即可将之取下,既提高了保护效果,又不增加加工难度,一举两得。
由于泵杆的长度较长,在推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对泵杆进行导向,特在顶杆2的外部套接着推管4,而保护环3则安装于推管4的上端,这样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能进一步提高了对泵杆的保护效果。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耕机平田机构
- 下一篇: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套筒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