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轻量多层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4077.8 | 申请日: | 201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梅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15/01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白京萍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多层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轻量多层复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复合板有两种,其中,一种金属复合板的结构为:它是由通过粘结方式依次叠靠的第一板、蜂窝状结构的芯板、第二板组成,总厚度为6~12mm,芯板与第一板,第二板的粘结端均为敞口状。所述芯板需使用精密机床加工,生产效率低,价格较贵,且为避免芯板的粘结端形状在第一板、第二板上浮出,第一板、第二板需使用较厚的板材,以致金属复合板的成本较高;另,由于芯板的粘结端均为敞口状,故芯板分别与第一板、第二板的粘接面积较小,相邻两板间的剥离强度较差。
另一种金属复合板的结构为:它是由通过粘结方式依次叠靠的第一板、芯板、第二板组成,总厚度为5~8mm,芯板上有沿其长度方向、按波峰和波谷依次连续相连的波浪布置方式形成的条状凸起,波峰和波谷的截面形状大体为圆弧形,芯板俗称瓦楞板,波峰靠近第一板,波谷靠近第二板,凸起的长宽度规格分别等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长宽度规格。制作芯板时,不易控制波峰和波谷的径向尺寸及高度尺寸,各波峰和各波谷的一致性较差,以致金属复合板的等品率较低、成本较高;另,第一板与波峰粘接,第二板与波谷粘接,均为线接触,粘接面积均较小,另,各波峰和各波谷的一致性较差,故常出现粘接不到位的现象,以致相邻两板间的剥离强度较差;该复合板只有宽度方向的抗弯应力稍强些,而长度方向的抗弯应力较差,使得金属复合板的应用领域较为狭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的金属轻量多层复合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轻量多层复合板,它包括通过粘结方式依次叠靠的第一板、芯板、第二板,芯板上有若干凸起,凸起靠近第一板的一端为封闭状,凸起靠近第二板的一端为敞口状,所述凸起的规格小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长宽度规格,且所述凸起为彼此之间呈非接触状态的空心筒体。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轻量多层复合板均简称为本复合板。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凸起的规格小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长宽度规格,凸起为彼此之间呈非接触状态的空心筒体,这样,第一板、第二板与芯板上凸起两端的粘接面积较大,均为面接触,有效提升相邻两板间的粘接强度,使得相邻两板间的剥离强度较高。
因此,本复合板的剥离强度高。
作为本复合板的改进,所述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外侧还可依次叠靠另一结构相同的芯板和第三板。这样,本复合板各方向上的抗弯应力较强。
所述凸起为球缺状空心筒体。这样,利用常规设备即可制作出芯板,制作芯板时,易于控制凸起的相关尺寸,各凸起的一致性较佳,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使用较薄的板材即可,让本复合板的总厚度相当薄(最薄可达到3mm),使得本复合板的生产效率高、等品率较高、单位面积的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应用领域较为宽泛。
所述凸起为台状空心筒体,其封闭端的端面形状、敞口端的开口形状均为椭圆形,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封闭端小、敞口端大的等腰梯形。这样,利用常规设备即可制作出芯板,制作芯板时,易于控制凸起的相关尺寸,各凸起的一致性较佳,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使用较薄的板材即可,让本复合板的总厚度相当薄(最薄可达到3mm),使得本复合板的生产效率高、等品率较高、单位面积的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应用领域较为宽泛。
作为本复合板的进一步改进,所有凸起的布置方式和规格大小,足以使得沿复合板的长宽度方向均呈光的非通透状态。这样,可进一步增强本复合板各方向上的抗弯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一自上向下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一自下向上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二自上向下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三自上向下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复合板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复合板实施例四自上向下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复合板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说明问题起见,将第一板1、第二板3的左端掀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梅,未经张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4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型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中的折反射胶膜
- 下一篇:手轮锁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