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用一次性毫针进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0821.7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应理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553108 贵州省毕节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一次性 毫针 进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中医用针灸用具,特别是一种中医用一次性毫针进针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医用针灸用具——毫针,长期以来都是重复使用多次,特别是当针身较长时,操作者都采用“夹持进针法”,即直接用手捏住针身进针,这不符合当今广泛推广的无菌操作法,即使操作者预先用酒精对手指消毒,也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且传统中医毫针均为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用一次性毫针进针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很好地解决传统毫针不能完全无菌操作的问题,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进针器外套体为从中间分成两半的分离结构,两半进针器外套体的内部设有针柄卡护槽和针身保护槽,针柄和针身的一部分对应装入针柄卡护槽和针身保护槽中,针尖保护套装在进针器外套体的毫针外露端。
所述的两半进针器外套体通过铰链互相连接成一体。在两半进针器外套体的铰链位置装有分别作用于各半侧的弹簧或弹片,在两半进针器外套体合拢状态的各侧边缘装有相互对应连接的扣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毫针固定在进针器外套体中,使医疗操作者更加容易掌握进针,并且避免了手指与针身的接触,完全解决了无菌操作的问题,同时进针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经消毒包装后适宜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针尖保护套1、针身2、套体口3、针身保护槽4、铰链5、针柄卡护槽6、针柄7、上外套体8、下外套体9、弹簧10、扣环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进针器外套体为从中间分成上外套体8和下外套体9两半的分离结构,两半外套体通过铰链5互相连接成一体。两半进针器外套体的内部加工有针柄卡护槽6和针身保护槽4,其尺寸与大小刚好能将针柄7和针身2的后半部分对应装入其中,当上外套体8和下外套体9两半两半合拢时可将针身紧紧夹持住,进针器外套体这时形成圆柱体,进针器外套体前端的套体口3以及针身2的外露针尖被套在针尖保护套1中保护。在铰链5的位置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作用于上外套体8和下外套体9,使进针器外套体处于被打开的受力状态。在上外套体8和下外套体9两半合拢状态的各侧边缘装有相互对应连接的扣环11,通过扣环11使进针器外套体保持为合拢状态。当进针后,操作者可释放扣环11,上外套体8和下外套体9被弹簧10弹开脱落,这时医者就可以手指握住针柄7,进行捻针、行针、弹柄、刮柄等治疗操作手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应理,未经王应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