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及具有其的触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4584.3 | 申请日: | 201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何邦君;蔡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具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的电路板及具有该电路板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型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在性能上更为实用,而且对小型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小要求越来越苛刻。
因此,如何将功能越来越丰富、操作越来越人性化的硬件电路集成在一张电路板上,使其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成为当今设计者面临的问题。如小型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触摸屏式的手机已经广泛应用社会人群当中,触摸屏式手机操作简单,已经成为手机行业中的主流设备。但是,传统的触摸屏式手机为丰富功能,其内部的电路板相对较大,还有一些其屏幕的感应装置与处理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的装置集成在不同的电路板上,造成电路板本身成本过高,体积大,不以携带的缺点,而由于成本过高,使得消费者不易接受,影响市场占有率。
如何将功能更为强大的各个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张较小的电路板上,并保证该电路板具有丰富的功能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体积小,功能相对较完善的优点,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另外,该电路板上线路布置清晰,结构简单,且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具有上述电路板,且该触控装置体积小,功能丰富,易于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周向上设有穿透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多个通孔;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形成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和传感装置控制器,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形成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其中,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通过所述电路板本体的通孔相连,其中,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两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电路板本体(电路基板)为两层,其在一层上设置传感装置电路,在该电路板本体的另一层上设置有传感装置控制器电路,相对减少使用电路板的个数,由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本体的四周设置有通孔,使传感装置的电路可以方便地穿过通孔与另一层上的传感装置控制器进行连接,传感装置的信号可以方便地传送到传感装置控制器。避免了电路的重叠问题,保证了电路板设计更为简单,而且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另外,该触控装置操作简单,功能丰富。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剖视图;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本体上的通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电路板叠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CORE涨缩性层偏可控的覆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