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下走水孔的磁瓦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3908.1 | 申请日: | 201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翁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孔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瓦成型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冲头上设置有下走水孔的磁瓦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永磁铁氧体磁瓦是制作永磁电机的必要部件,而该磁瓦通常是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作而成,永磁铁氧体磁瓦的主要成分是铁红(Fe2O3和Fe3O4),其制造过程是:用湿式研磨机将混有一定水的铁红研磨至0.8~1.1微米,使其含水量在35%~40%(俗称:料浆),将料浆注入中模模腔,通过液压机在磁场作用下,料浆颗粒一边定向取向,一边挤压排水,成型为坯体,再经烧结、磨加工,最终做成磁瓦产品。其中,湿压磁瓦的成型就是把含有一定水分的永磁铁氧体料浆加入模具型腔,在合模的同时开启磁场取向,边压制边排水的过程。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磁瓦湿压成型模具为集中料腔单面吸水结构,这种模具内有一个与用于形成磁瓦生坯的浆料腔体连通的大体积储浆料腔体,在压缩时浆料可通过浆料腔体“返回”到储浆料腔体,因而具有大压缩比,对于产品的一致性存在影响,而且这种模具只在其上部设置有吸水板而形成单面吸水结构。这种模具结构存在的问题是:
(1)在压制成型时,吸水槽或吸水孔走水慢易堵塞,造成压制速度慢,成型生产效率低;
(2)这两种均布的走水方式在压制成型永磁铁氧体磁瓦制品时,坯体下部的水很难顺利排出,造成坯体上、下部的含水量相差较大,也就是坯体的上、下部位密度很不一致,这种坯体在高温烧结时因上、下部位收缩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坯体靠近中部区域开裂,产品表现为裂纹,机械强度差,坯体厚度越大其开裂现象越严重。
中国专利号ZL201020033220.1,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0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永磁铁氧体湿压磁场成型磁瓦模具上模,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湿压磁场成型磁瓦模具上模,包括抽水板,抽水板的两侧从侧面至生坯接触处设有水平平行的一组排水孔,抽水板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吸水嘴,且吸水嘴与排水孔相通排水孔直径为1~2mm,垂直间隔5mm,水平间隔7mm;抽水板与生坯接触处包有两层滤布或滤纸;抽水板内腔上增设有一排引水槽,并与吸水孔相通;引水槽深为l~l.5mm,宽度等于吸水孔直径,并贯穿整个抽水板内腔弧面。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上模抽水排气效率,减少由于含水量不同而导致软脚及烧结变形等问题,但是模腔下部不设置吸水装置,容易会出现坯体上、下部的含水量相差较大,从而导致产品容易出现裂纹,机械强度较差。
中国专利号ZL200620125440.0,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1月1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永磁铁氧体磁瓦槽孔相间式排水模具的上模,该申请案涉及永磁铁氧体磁瓦槽孔相间式排水模具的上模,特点是:上模与坯体空腔对应的弧面上、相邻两排辐射状排水孔之间中部开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两端连通着边侧排水槽;边侧排水槽内间隔5~8mm设有平等于排水孔的边侧排水孔,边侧排水孔的上端连通着抽水槽。该申请案从上模相间式排水槽孔排出水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排水困难而影响坯体密度一致性,但是单一从上模出水,压制速度慢,造成成型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磁瓦模具存在的成型坯体密度不均匀、成型效率和成品率低的问题,尤其对于高拱高磁瓦,成型难度大,弦边不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冲头上设置有下走水孔的磁瓦成型模具。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下走水孔的磁瓦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模窗、下冲头和模腔,上模中部均布设有上模抽水孔,上模的底部上模弧面上设有上模过滤材料层;下冲头的顶面为下冲头弧面,下冲头弧面上设有下冲头过滤材料层,下冲头弧面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排下走水孔,下走水孔以模腔圆弧面的圆心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下走水孔底部设置有一连通的排水凹槽,下冲头内部设置有贯通底部的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凹槽相连通,水从排水孔流出。
在下冲头设置下走水孔,能够保证坯体下部的排水性,使得坯体的上、下部位密度趋于一致,同时提高了成型效率。
所述的下冲头弧面两侧分别设有2~3排下走水孔,每排下走水孔中设置有4~8个下走水孔,相邻两排下走水孔错位设置。
所述的相邻下走水孔轴向排距为5~8mm,同一排下走水孔之间的孔距为5~8mm,下走水孔孔径为1.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3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