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0553.0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峰;胡思明;金戈;陈廖志;刘巍;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器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装支架,特别是一种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上的零部件是汽车不可或缺的组件。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有时候平有时候不平,那这样汽车就会震动比较厉害,为了坐在车上的人的舒适性,就需要对汽车进行减震,那这样后减振器就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个零部件之一。
目前,后减振器一般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身底板上的,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后减振器安装支架(专利号:200720309311.1),它有一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减振器轴线孔,在该减振器轴线孔的两侧设有两个安装孔。这个安装支架设置在减振器和车身底板之间,连接牢固,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两个安装孔就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到车身上,连接方式简单且牢固。但是该安装支架是直接刚性与车身相连接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异响,整车NVH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摩擦异响的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所述的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均呈圆杯状,两者的底部相接触并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支架下板的边缘具有向外翻出的翻沿,所述的支架下板的翻沿与其本体的连接处外侧开有一环形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垫圈。
本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是用来安装后减振器的,后减振器是安装在支架下板翻沿的一侧上的,支架下板翻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底板上,在支架下板与车身底板之间增加了一垫圈,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并增加支架下板与车身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金属间的摩擦异响,提高整车NVH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中,所述的翻沿上开有若干个供螺栓通过的安装孔。螺栓通过安装孔将支架下板固定在车身底板上。
在上述的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中,所述的垫圈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在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下板与车身底板之间增加了一垫圈,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并增加支架下板与车身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金属间的摩擦异响,提高整车NVH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外部零件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上板;2、支架下板;21、本体;22、翻沿;3、凹槽;4、垫圈;5、螺栓;6、后螺旋弹簧上隔振垫;7、后悬架螺旋弹簧;8、后减振器总成;9、后缓冲块组件;10、下支座下压板;11、后减振器下支座组件;12、后减振器上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上板1和支架下板2,所述的支架上板1和支架下板2均呈圆杯状,两者的底部相接触并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支架下板2的边缘具有向外翻出的翻沿22,所述的支架下板2的翻沿22与其本体21的连接处外侧开有一环形的凹槽3,所述的凹槽3内设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垫圈4。
具体的,支架上板1和支架下板2之间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在翻沿22上开有若干个供螺栓5通过的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相对应的开设在翻沿22的两侧上,
螺栓5通过安装孔将支架下板2固定在车身底板上,这样垫圈4也就被压紧在车身底板和支架下板2之间了,为了在安装时,垫圈4不会脱离凹槽3,在垫圈4上先涂上点胶水,将垫圈4粘接在凹槽3内。
本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是用来安装后减振器的,后减振器是安装在支架下板2翻沿22的一侧上的,支架下板2翻沿2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5固定在车身底板上,在支架下板2与车身底板之间增加了一垫圈4,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并增加支架下板2与车身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金属间的摩擦异响,提高整车NVH性能。本安装支架是外部的配合关系,如图3所示,支架下板2与后螺旋弹簧上隔振垫6及后悬架螺旋弹簧7配合,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同时后减振器总成8通过后缓冲块组件9、下支座下压板10、后减振器下支座组件11和后减振器上支座12将振幅减小传导到后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身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0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