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710.1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曾志洪;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领域,属于现有豆浆机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豆浆机的粉碎打浆腔与煮浆腔一般是共用的。而煮浆腔体的空间一般比较大,如一般家用的1.0L和1.2L的豆浆机,此类豆浆机的煮浆腔空间容积一般为3.2L左右。因此一般是在粉碎前,消费者先将煮浆所需要的水量加入工作腔体内,然后对豆粒进行粉碎。而一般1.0L和1.2L的豆浆机用豆量为90g,故豆粒体积约占工作腔容积的2.8%(0.09L/3.2L)。在如此大水量的情况下对占很小比例的豆粒进行粉碎,豆粒水中进行大范围游移,必然影响豆粒的粉碎效果。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粉碎时采用小水量、煮浆时再根据需要的水量加水的豆浆机,必将可以在粉碎阶段改善豆粒的粉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小水量粉碎的豆浆机,增强粉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要进一步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加水的豆浆机,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小空间粉碎的豆浆机,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豆浆机,包括壳体,加热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的电控装置,设于壳体内部的粉碎工作腔,设于粉碎工作腔内的粉碎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独立的水箱,所述水箱与粉碎工作腔之间通过加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加水管道上或加水管道的端部设有控制阀。
所述水箱设置在粉碎工作腔的上方,所述加水管道的出水端设置在粉碎工作腔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电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水箱包括水箱体和活动连接的水箱盖,水箱体的下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碎搅拌装置设置在粉碎工作腔的底部,粉碎工作腔内设有粉碎罩,所述粉碎罩罩在粉碎搅拌装置的上方并且与粉碎工作腔的底部或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小粉碎空间,所述加水管道与小粉碎空间相连通。
所述粉碎罩呈球盖状或桶状。
所述粉碎罩的中心设有进水口,所述加水管道的出水端与粉碎罩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进水口为内径与加水管道的出水端外径相配合的直通管,所述加水管道的出水端插设在该直通管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独立的、带有控制阀的水箱,通过控制粉碎时加入粉碎工作腔内的水量,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先小水量粉碎搅拌,然后再加水,大水量煮浆,达到小水量情况下较好的粉碎效果。同时,在粉碎搅拌后,还可以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电磁阀,实现自动加水,以满足煮浆的要求。并且,进一步地,在粉碎工作腔内设置粉碎罩,从而同时实现小空间、小水量粉碎,进一步加强粉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小粉碎空间是指,在现有的粉碎工作腔中,由于在粉碎搅拌装置的上方设置了粉碎罩,从而使得在原粉碎工作腔中分隔出一个容积较小的粉碎空间,这个相对原来的粉碎工作腔较小的空间称之为小粉碎空间,其中的“小”不是指这个空间容积具体有多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小粉碎空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小粉碎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图3结构的实用新型豆浆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与加热装置2电连接的电控装置(图中未示出),设于壳体内部的粉碎工作腔3,设于粉碎工作腔3内的粉碎搅拌装置4,粉碎工作腔3上方设有独立的水箱5,水箱5的底部设有加水管道6,加水管道6的端部与水箱连接处设有电磁阀7或电磁铁,电磁阀7与豆浆机的电控装置电连接,从而控制电磁阀7的开启或关闭,实现自动加水。当然该电磁阀7也可以采用普通的手动水阀,通过人工来进行启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