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827.7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成;王本龙;李广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格林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459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钢构件焊接前加温和焊后保温工艺中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火焰均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结构、大型装备制造过程的焊接工艺中,经常会遇到焊道需加温到一定度数后焊接和焊道在焊后需要保温一段时间。目前,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手工加热即拿着火焰枪直接进行加热或保温,采用这种办法除了加温慢、加温范围受限、加温度数难以控制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从而不但给企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焰均温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点火后在20分钟内其火焰温度可达100度以上,不但可一次性加温数米范围,而且在加温范围内可以获得均匀的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等加温范围和同等加温温度的情形下,减少了人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两端均分别固连有一支架部件,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设有进气阀,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设有丝堵,所述主管道上设有两排相交且与所述主管道贯通的支管道,每个支管道的端部设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其中,所述两排相交的支管道沿所述主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布,两两相邻的支管道5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厘米。每两个相交的支管道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120度。每个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接处设有豁口。所述支架部件包括支架、支架套筒和紧固件,所述支架套筒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套筒套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支架套筒与所述主管道采用紧固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适用于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焊接前的加温和焊后的保温,点火后,即可在20分钟内使出气口处的温度达到100度以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主管道较长,可以设计为4-6米长,因此加热时可一次性加温数米范围,而且加温比较均匀,可以减少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如图1所示火焰均温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1——进气阀 2——支架 3——支架套管 4——紧固件
5——主管道 6——支管道 7——丝堵 8工件
9——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包括一主管道5,所述主管道5的两端均分别固连有一支架部件,所述支架部件包括支架2、支架套筒3和紧固件4,所述支架套筒3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顶部,所述支架套筒3套在所述主管道5上,所述支架套筒3与所述主管道5采用紧固件连接,所述主管道5的一端设有进气阀1,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设有丝堵7,所述主管道5的长度为4-6米,所述主管道5上设有两排相交且与所述主管道5贯通的支管道5,每两个相交的支管道6之间的夹角为45度至120度,图2中示出了该夹角为90度;所述两排相交的支管道6沿所述主管道5的长度方向均布,两两相邻的支管道5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厘米,每个支管道6的端部设有出气口6。每个支管道6与所述主管道5连接处设有豁口9,以便空气介入。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调整支管道6端部出气口6的方向,固定支架套筒3的紧固件最好采用顶丝固定,旋转并调整好支管道6方向后,将支架套筒3与主管道5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火焰均温加热装置的使用过程是,把连接好进气管的该装置通过支架2放置于待加热工件8上,调整好支管道6与待加热工件8之间的方向后通过顶丝把主管道5和支架套筒3固定,开通进气阀1点火后,各个出气口6开始喷出火焰对工件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毕后,移动支架,将加热装置移向下一段待加热的焊道处实施加热。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格林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格林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握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