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背光的LCM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0747.6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lcm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块技术领域,特指带背光的LCM。
背景技术:
LCM(LCD 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目前,LCD产品使用金属引脚出脚的产品很多,其中有很大部分是需要与背光配合使用。见附图1所示,为目前背光1’的出脚方式,由于背光本身需要出A、K引脚11’,所以在LCD2’的主电路板上进行焊接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背光1’的引脚11’与LCD2’的金属引脚21’之间的距离L,如果L尺寸较大那么会增加设计难度,L尺寸过小则焊接不方便,比较容易造成短路等现象,在焊接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用较多的精力,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背光无引脚、焊接方便的带背光的LCM。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背光的LCM,它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有LCD、背光、主电路板,LCD顶部并排设有多根金属引脚,背光的顶部设有背光电路板,背光电路板上设有A连接端、K连接端,背光的A连接端和K连接端分别与金属引脚电连接。
所述A连接端和K连接端分别通过焊锡与金属引脚焊接。
所述背光顶部的前端面开设有避空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背光的LCM,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有LCD、背光、主电路板,LCD顶部并排设有多根金属引脚,背光的顶部设有背光电路板,背光电路板上设有A连接端、K连接端,背光的A连接端和K连接端分别与金属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电路板没有引脚,借用LCD的金属引脚作为背光的A、K引脚,这样在主电路板上面进行焊接的时候,只需要焊接LCD的金属引脚即可,焊接方便,大量节省人工成本;背光顶部的前端面开设有避空槽,方便装配,防止LCM在组装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LCM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光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背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有LCD1、背光2、主电路板3,LCD1顶部并排设有多根金属引脚11,背光2的顶部设有背光电路板4,背光电路板4上设有A连接端41、K连接端42,A连接端41和K连接端42分别通过焊锡与金属引脚11焊接。背光2顶部的前端面开设有避空槽21。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电路板4没有引脚,借用LCD1的金属引脚11作为背光2的A、K引脚,这样在主电路板3上面进行焊接的时候,只需要焊接LCD1的金属引脚11即可,焊接方便,大量节省人工成本;并且,背光2顶部的前端面开设有避空槽21,方便装配,防止LCM在组装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不良现象。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0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场强均匀的高压线圈结构
- 下一篇:笼形滚动式火花间隙测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