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极母线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5322.6 | 申请日: | 201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陈长月;王蓉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6 | 分类号: | C25C3/1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 地址: | 55001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母线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阳极母线卡具。
背景技术
阳极母线焊接在电解槽铝母线安装焊接施工规范中的要求最为严格。根据阳极母线安装焊接后必须达到的设计及规范有如下要求:1、两个阳极母线的距离≤2m。2、母线与导杆接触面的垂直度≤±4‰,并且两个阳极母线的接触面相对状态必须保持正“八”字形。如果焊接时母线防变形工作未能做好,势必影响阳极导杆的匀流性(阳极导杆与阳极母线接触面的导电性),致使阳极导杆与阳极母线之间的接触电压过大,产生的放电电弧会烧坏母线接触面,使阳极母线匀疏导电性更加变差。阳极母线焊接引起母线变形严重时,可能致使阳极碳块与电解槽内的电解质接触不均匀,阳极碳块烧偏,从而导致电解槽局部受热不均的现象。以上现象都将严重影响电解槽的平稳运行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槽钢调节阳极母线调节防变形卡具(如图3),该卡具同时卡住阳极母线A和母线B,使之同时受力,此种卡具在实际施工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弊病:
1、不易把母线调节成所需的焊接状态,在调节过程中容易使两母线受力不匀产生不对称的倒“八”字形,当通过顶丝调节阳极母线A时,母线B将同时受力,因为两阳极母线通过卡具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阳极母线在调节或焊接时卡具(槽钢)受纵向压力或拉力易于疲劳弯曲,难以掌握调节反向防变形的控制量,这一点是对防焊接变形最为不利的因素。
3、不利于焊接操作。由于上部槽结构的特殊性通常卡具都卡在焊接窗口处,而上部槽内焊接操作空间已很狭小,此种卡具要占用一定空间,加大了焊接操作的难度。
4、不便于拆卸和现场搬运,此种卡具较笨重而顶丝在使用过程中易变形损坏,大大降低了工作和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便于调控母线的变形量,防焊接变形,不占用母线的焊接空间,轻便灵巧,便于拆卸安装的阳极母线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阳极母线卡具,包括卡板A、卡板B、顶丝A、顶丝B、钢管,其中:所述卡板A和卡板B固定连接在钢管两端,卡板A上设有调节螺丝A,卡板B上设有调节螺丝B,顶丝A和顶丝B固定在钢管上。
上述阳极母线卡具,其中:所述卡板A和卡板B通过螺母A和螺母B固定连接在钢管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卡板A和卡板B通过螺母A和螺母B固定连接在钢管两端,顶丝A和顶丝B固定在钢管上,卡板A上设有调节螺丝A,卡板B上设有调节螺丝B,便于调节固定卡具。使用时,将具有同样结构的一对本实用新型卡具分别卡住母线A和母线B,并两卡具纵向对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电解槽上部槽结构的板梁或木桁架牢固性的特点,使阳极母线与上部槽板梁或木桁架通过本卡具顶丝成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调节阳极母线A时不与母线B产生任何关系,避免了在调节过程中两阳极母线相互受力导致受力不均产生不对称性倒“八”字形现象。
2、由于上部槽结构强度高,阳极母线焊接时产生的应力都通过顶丝作用在上部槽的板梁或木桁架上,足以抵消焊接产生的应力,使母线变形较小,便于掌握调节母线的反向变形,控制反变形量。
3、此卡具卡在上部槽的板梁或木桁架与阳极母线之间,不占用两阳极母线的焊接空间,对焊接操作无影响。
4、轻便灵巧易于制作,实际使用中更是便于拆卸安装。
总之,本实用新型便于掌握和控制调节母线的反向变形量,防焊接变形,避免了在调节过程中两阳极母线相互受力导致受力不均产生不对称的倒“八”字形现象,不占用两阳极母线的焊接空间,轻便灵巧便于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板A;2、卡板B;3、调节螺丝A; 4、调节螺丝B; 5、螺母A;6、顶丝A;7、钢管;8、顶丝B; 9、螺母B;10、阳极母线A;11、阳极母线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阳极母线卡具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5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