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功耗直流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5501.1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郁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百超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直流 逆变器 | ||
1.一种微功耗直流逆变器,其特征是:微功耗直流逆变器由一个电压切割电路和一个N阶电容网络组成,N阶电容网络的输出端接电压切割电路的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耗直流逆变器,其特征是:电压切割电路由场效应管Q9、Q12组成,它们的源极接在一起,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8和电阻R1并联,场效应管Q9的漏极接电容网络的正极,场效应管Q12的漏极接电容网络的负极,场效应管Q9、Q12的驱动信号V12是幅值310V的正弦波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耗直流逆变器,其特征是:N阶电容网络由正、负双臂组成,
1)电容网络的正臂由电容C1、C3、C5、C7和场效应管Q3、Q6、Q8、Q11组成,电容C1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3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6的源极,场效应管Q6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的负极,电容C5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8的源极,场效应管Q8的漏极接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3的负极,电容C7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场效应管Q11的漏极接二极管D5的阳极和电容C5的负极,电容C7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D3、D5的阴极同时接电容网络的正极,即场效应管Q9的漏极;
2)电容网络的负臂由电容C2、C4、C6、C9和场效应管Q1、Q5、Q7、Q10组成,电容C2的负极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场效应管Q6的源极,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容C2的正极,电容C6的负极接场效应管Q7的源极,场效应管Q7的漏极接二极管D4的阴极和电容C4的正极,电容C9的负极接场效应管Q10的源极,场效应管Q10的漏极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电容C6的正极,电容C9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D4、D6的阳极同时接电容网络的负极,即场效应管Q12的漏极;
3)输入正直流电压V4的负极接地其正极接场效应管Q4的漏极,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场效应管Q9的漏极,输入负直流电压V6的正极接地,其负极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场效应管Q12的漏极;
4)栅极驱动信号V1、V2是市电同步方波信号,正臂驱动信号V13、V10、V8、V5和负臂驱动信号V11、V9、V7、V3也是市电同步方波信号,但脉宽以每2ms递减,延时以每1ms递增,场效应管Q9、Q12的驱动信号V12是幅值310V的正弦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百超,未经郁百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5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结构油缸组
- 下一篇:啤酒液位检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