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一种内部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399.1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21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一种 内部 布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内部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工具的布线结构是两条定子线布在前面,另外两条定子线需穿过定子的外部到后面的碳刷处,缺点是接碳刷的引线会较长,材料成本提高;另一个由于引线头部有金属插片,在穿碳刷引线时容易划伤定子外部的绝缘层从而损坏电机;最后一个是定子是带电体,碳刷引线也是带电体,在产品的国家标准中规定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或者在碳刷引线外部套热缩管,传统产品的布线方面为了满足标准要求只能套热缩管,这同样会增加材料成本并且有安全隐患。其布线方式是先将两条接在开关上的引线E和引线F从机壳内壁穿至刷架位,再将定子压入机壳。压入机壳的定子的四根引线直接从风叶的一端引出,引线A和引线B接在开关上,引线C和引线D接在电缆线上;然后将六条引线布在手柄的卡线槽内,然后将开关压入手柄,再盖上开关手柄盖盖上。其存在缺点是:
1、传统结构批量生产时,由于放入开关时无法看清内部引线A、B、C、D、E、F是否与开关接线柱、片相碰。加之内部引线与开关接线柱皆为金属导体,且存在尖角极易碰伤内部引线造成短路,从而导致线路故障;
2、传统结构布线比较复杂,装配时易接错线;
3、传统结构布线时,引线E、F线穿过机壳内壁时易擦到定子铁芯,造成短路。由于E、F引线先于定子穿入,留有一定的工艺长度,所以浪费引线。
4、开关压入时,不易定位,手柄盖已很难装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电动工具的一种内部布线结构,美观、简洁、牢固,而且能保证内部布线简洁、方便、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工具的一种内部布线结构,包括机壳、手柄,所述机壳内设有定子,所述手柄内设有开关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尾部设有引线孔,所述手柄内设有卡线槽,所述卡线槽与所述引线孔相接,所述定子的四根引线从机壳尾部引线孔穿出经卡线槽引到手柄中的开关和电感上。
优选的,所述手柄由上手柄盖及下手柄盖组成,所述卡线槽设于所述下手柄盖上,所述开关和电感固于所述下手柄盖上。传统产品手柄盖是左右合盖,在安装时左盖的可视性很差,将所有的内部引线先安装到左手柄中,再将开关也一同装入左手柄的定位槽中,安装时可视性差,由于空间的限制,在开关的下面有很多引线,很难安装开关,开关上的接线柱是金属材料,材料边缘较锋利,容易压破引线表面的绝缘层,最终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下盖在布线时可视性好,并且有专门的引线槽控制引线的位置,布线方面,同时也容易安装开关,布线也清晰易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内部布线结构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内部布线结构便于布线,此布线结构引线通过卡线槽固定在机壳上、手柄上,由于可视所以不易压线,从而提高一次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内部布线结构,布线走势清楚,接线简单,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内部布线结构具体实施例做出说明,包括机壳1、手柄2,所述机壳1内设有定子6,所述手柄内设有开关4和电感5,所述机壳尾部设有引线孔7,所述手柄内设有卡线槽3,所述卡线槽与所述引线孔相接,所述定子的四根引线从机壳尾部引线孔穿出经卡线槽引到手柄中的开关和电感上。所述手柄由上手柄盖及下手柄盖组成,所述卡线槽设于所述下手柄盖上,所述开关和电感固定于所述下手柄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纸切刀及定子线圈绕线机
- 下一篇:径向定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