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22502.0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本林 |
主分类号: | B60R22/19 | 分类号: | B60R22/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经研究,在驾驶汽车时,系上安全带对人的保护作用是不系安全带的七倍。但多数驾驶员却不愿系安全带,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后有种被捆绑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第二,对于长时间驾车的驾驶员来说,长时间系上安全带会导致肩部酸痛、皮肤发痒,而且还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以至于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现有安全带在实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很容易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从而影响了安全带性能的发挥,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驾驶员在系上安全带驾驶汽车后容易产生被捆绑的感觉,甚至产生疲劳,以至于引起交通事故发生等缺陷,提高使用安全带的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包括盒体,在该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安全带的开口,其内部设置有通过调节装置与盒体连接的安全带锁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由上盒和与之通过螺栓连接的底座组成。
再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调节装置与上盒连接的压片,以及设置于该压片与上盒顶部之间的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为一端伸入上盒内部与压片连接的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可实现对压片与底座之间间隙的调节,最终实现对安全带的锁定。
为了防止调节螺钉磨损上盒,在所述上盒与调节螺钉的连接处还设有垫圈。
所述开口设置于底座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整体移动至安全带的上端,并在调整安全带的松紧度之后,用安全带锁定机构将安全带锁定,使附着于驾驶员身上的一段安全带长度始终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从而达到提高使用安全带的舒适度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及应用;
2.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使用者自身情况来调整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安全带的舒适程度,使用效果十分明显;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驾驶员使用安全带感觉被捆绑的问题,提高了驾驶员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保障了驾驶员及乘车人员的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对应名称:1-上盒,2-底座,3-压片,4-调节螺钉,5-弹簧,6-螺栓,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主要包括盒体、安全带锁定机构和调节装置。
其中,盒体由上盒1和底座2通过螺栓6连接而成,在底座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7,用于安全带穿过。安全带锁定机构用于锁定安全带,其整体设置于盒体内部,由压片3和弹簧5组成;调节装置为调节螺钉4,主要用于调节压片3的松紧程度,以实现对安全带的锁定。具体地说,调节螺钉4的下端穿过上盒1的顶部中心,进入上盒1内与压片3连接,弹簧5安装于压片3与上盒1顶部之间。为了防止调节螺钉4磨损上盒1,在上盒1与调节螺钉4的连接处还设有垫圈。
在自然状态下,调节螺钉4通过压片3将弹簧5压缩,保证压片3与底座2之间存在足够的间隙供安全带通过。此种情况下,整个安全带调节装置可在安全带上自由滑动。在锁定状态下,调节螺钉4放松压片3,以减小压片3对弹簧5施加的压力,弹簧5处于伸展状态,将压片3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缩小,从而达到锁定安全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首先,将卸下螺栓6,使底座2与上盒1分开,然后将上盒1沿开口7扣于安全带上,再将底座2用螺栓固定于上盒1上,完成安全带调节装置的安装。接着,将安全带系于使用者身上,将整个安全带调节装置移动至安全带的上端,并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调节安全带的长短,使安全带的使用处于一个舒适的程度;然后拧动调节螺钉4,松开压片3,使弹簧5处于伸展状态,进而将压片3向底座2的方向推动,使处于压片3与底座2之间的安全带被锁定。此后,只要不调整调节螺钉4,安全带对使用者的限制程度将始终保持在之前调整好的舒适度上,从而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安全带的过程中不再有被捆绑的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本林,未经吴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