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1956.6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朱月仙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雨水回收利用一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首先通过初期径流弃流,其次使用雨水蓄水池沉淀,然后经过过滤和消毒,最后使用雨水清水池进行蓄水。利用水泵的提升,抽取清水池中的雨水,可将雨水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冷却循环水系统补水、汽车冲洗用水、路面地面冲洗用水、冲厕用水、消防用水等等。这种方式虽然起到节约城市自来水,减少雨水直接流入河道的作用,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此种方式初期投资大,处理工艺复杂,维护管理不便,运行时需要能耗;其二、城市建设本身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硬质地面的增加,使得下渗至土壤的雨水减少,同时天晴时,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也减少,而现有的这种雨水回收利用工艺并不能解决此类环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用实施简便无能耗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实施例。该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存储器,可埋设于土壤中,雨水存储器靠近顶部的一端,在侧壁上分别安装有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雨水存储器靠近底部的一端,在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管,导管内部安装有具有毛细管的材料。
进一步地,具有毛细管的材料可以用穿线的方式安装在导管内,具有毛细管的材料可以为海绵或植物性纤维绒毛浆或高分子吸水树脂。
更进一步地,雨水存储器可以为检查井,雨水存储器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砖或混凝土。导管可以通过丝扣或热熔或粘接的方式与雨水存储器相连接,导管可以为塑料管。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可以通过粘接承插或橡胶密封圈承插的方式与雨水存储器相连接,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的材料可以为UPVC双壁波纹管。
本装置的原理如下:下雨时,雨水通过重力流入第一个雨水储存器,当第一个雨水储存器满时,再靠重力流入下一个雨水储存器,直到成片的雨水储存器都存满水,剩余的雨水再流入江河;天晴时,导管内的具有毛细管的材料通过毛细作用把雨水储存器里面的雨水转移到土壤中,利用毛细现象来克服水的重力实现了水的自动利用,无需能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首先,该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简单,运用实施简便、无能耗;其次,下雨时,雨水流入雨水储存器,可以减少流入江河的雨水流量,减轻洪灾;再次,天晴时,具有毛细管的材料通过毛细作用把雨水储存器里面的雨水转移到土壤中,保持土壤的湿度,使植物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可减轻旱灾,减少城市对于内陆水循环的破坏,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如应用在农业领域,可避免土壤的湿度过大或过小,对土壤湿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减少灌溉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雨水存储器 2 导管
3 具有毛细管的材料 4 雨水进水管
5 雨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平面结构图和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该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存储器1,可将雨水存储器1埋设于土壤中,以利于雨水回收。雨水存储器1可以利用室外雨水排水系统已有的检查井,也可以专门设置,材料可以为塑料,也可以用砖或混凝土堆砌,只要能蓄水即可。
埋设于土壤中后,雨水存储器1靠近顶部的一端,在侧壁上分别安装有雨水进水管4和雨水出水管5,雨水进水管4和雨水出水管5可采用已有的雨水排水管和雨水检查井相同的连接方式,即通过粘接承插或橡胶密封圈承插的方式与雨水存储器1相连接。雨水进水管4和雨水出水管5可使用和已有的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的管材一样,即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下雨时,通过雨水进水管4流入雨水存储器1中,当雨水存储器1中装满雨水后,则通过雨水出水管5流出,可流入下一个雨水存储器1,直至所有的雨水存储器1存满雨水,再流入江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陶瓷砖
- 下一篇:一种能产生负离子的电熨斗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