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6171.X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义;曾锦春;王春生;杜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包括负极极耳1′和负极敷料2′,现有的负极片结构中,负极极耳1′和负极敷料2′基本贴齐,这种结构的负极片,当锂电池受到外部冲击如针刺冲击穿透电芯时,电芯内部的热量会迅速聚集,电池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电池容易爆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提高了电池抗外部穿刺能力及电池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包括负极极耳、铜箔及负极敷料,所述的铜箔设于所述的负极极耳与负极敷料间,所述的负极极耳前端的铜箔的两面均为光箔,所述的铜箔与所述的负极敷料相接触的一端,一面设有负极敷料,一面为光箔。
优选地,上述的设有负极敷料的铜箔长为整个铜箔的三分之二。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首先,负极极耳延铜箔右端先预卷半圈,然后,再延一面设有负极敷料的铜箔的中间位置预卷一圈,本新型的这种结构,当锂电池受到外部冲击如针刺冲击电芯时,由于卷芯最内圈留有一段空的光铜箔,铜箔可以使电芯内部由于短路而瞬间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到锂电池表面,从而保证锂电池的电芯内部的热量不会迅速聚集,电池内部温度不会急剧升高,从而降低了锂电池爆炸的机率,即而提高了锂电池抗外部穿刺能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负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片预卷半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片预卷一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其包括负极极耳1、负极敷料2及铜箔3,其中:
铜箔3设于负极极耳1与负极敷料2间,负极极耳1前端的铜箔31(即图中的a处)的两面均为光箔,铜箔3与负极敷料2相接触的一端铜箔32(即图中的c处),一面设有负极敷料2,一面为光箔。
即,铜箔32的一面设有负极敷料2,另一面为光箔,铜箔32长(即图中所示的c)为整个铜箔的长(即图中所示的b)的三分之二。
卷绕时,如图3所示,首先,负极极耳1延a处最右端先预卷半圈,然后,参考图4所示,再延c处中间位置预卷一圈,本新型的这种结构,当锂电池受到外部冲击如针刺冲击电芯时,由于卷芯最内圈留有一段空的光铜箔3,铜箔3可以使电芯内部由于短路而瞬间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到锂电池表面,从而保证锂电池的电芯内部的热量不会迅速聚集,电池内部温度不会急剧升高,从而降低了锂电池爆炸的机率,即而提高了锂电池抗外部穿刺能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