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9140.1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旺;冯江峰;郭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卡双联桥 中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卡使用的驱动桥,尤其涉及一种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
背景技术
目前,重卡驱动桥中桥后盖普遍采用一次成型的铸钢件。由于重卡驱动桥中桥后盖的结构相对复杂,因此造成成品件存在夹砂、缩孔、砂眼等铸造缺陷,而且铸件本身存在重量大、盖壁尺寸不稳定、厚度不均匀、成品率低、产能低、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缺陷,设计出一种重量轻、产能高、成本低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联桥中桥后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各个部件分别制造后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包括:后盖、第一凸台、堵塞座套、第二凸台、油道、轴承座;所述后盖采用钢板冲压成型为凹形壳体,包括轴承座孔、堵塞座套孔;所述轴承座孔形成在所述后盖的左上部;所述堵塞座套孔形成在所述后盖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凸台、堵塞座套、第二凸台、油道、轴承座均采用精密铸造成型;所述第一凸台焊接在所述后盖的凹形内表面的左部;所述第二凸台焊接在所述后盖1的凹形内表面的右部;所述轴承座焊接在所述后盖的轴承座孔上;所述油道焊接在所述后盖的凹形内表面上;所述堵塞座套焊接在所述堵塞座套孔上且朝向外部。
本实用新型后盖总成的后盖采用钢板冲压成型,盖壁尺寸稳定,厚度均匀;轴承座、凸台、油道和堵塞座套结构紧凑,均采用精密铸造成型,表面精度高,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重量轻、成本低、产能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盖; 2:第一凸台; 3:堵塞座套;
4:第二凸台; 5:油道; 6:轴承座;
13:堵塞座套孔; 16:轴承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包括:后盖1、第一凸台2、堵塞座套3、第二凸台4、油道5、轴承座6。
后盖1采用8mm厚钢板冲压成型为凹形壳体,包括轴承座孔16、堵塞座套孔13;轴承座孔16形成在后盖1的左上部,用于容纳轴承6;堵塞座套孔13形成在后盖1的中心位置,用于容纳堵塞座套3。
第一凸台2、堵塞座套3、第二凸台4、油道5、轴承座6均采用精密铸造成型。
第一凸台2焊接在所述后盖1的凹形内表面的左部;第二凸台4焊接在后盖1的凹形内表面的右部。
轴承座6焊接在后盖1的轴承座孔上。
油道5焊接在后盖1的凹形内表面上。
堵塞座套3焊接在堵塞座套孔13上且朝向外部。
油道5通过点焊焊接在后盖凹面上,焊高为5mm。
由于后盖1由钢板冲压而成,所以其厚度均匀,盖壁尺寸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重卡双联桥中桥后盖由于采用分体结构,所以各部件可以分别加工,因此具有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增进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设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转向管柱的组合开关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柔性磁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