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光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9517.X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琛;姜瑜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4 | 分类号: | H04B10/14;H04Q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域 反射 功能 线路 终端 光电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通信有源光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从网络技术和应用趋势来看,光纤通信线路已由核心骨干网络往短距离通信的光纤城域网、局域网发展,尤其近年来,基于FTTx(FTTH、FTTB、FTTC等)的宽带网络能够借助高速、稳定、近似无限的带宽提供语音、数据及视频服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合一。
通信大发展,测试需先行。基于FTTH的宽带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及视频的服务,它的前提是要进行FTTH的线路及设备建设,同时,还要保证线路及设备的正常运营。由于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的传输介质——光纤/光缆往往铺设在郊外或者海底,难免出现链路故障或者传输设备故障等问题。为了能够精确定位出现故障或者断点的位置,目前通常采用光纤线路测试的专用仪器——光时域反射计(OTDR)进行检测定位。
目前,光时域反射计OTDR采用时域测量的方法,发射具有一定波长的光脉冲并注入被测光纤,然后通过检测光纤中返回的瑞利散射及菲涅尔反射光信号功率沿时间轴的分布曲线,即可探知被测光纤的长度及损耗等物理特性。同时,利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以对光纤链路中的事件点及故障点实现精确定位;也可以形成数据库以供日后运营商在线监控测试,维修中便于对光纤线路进行品质确任及故障查找等。
但是,现有的OTDR设备价格昂贵,并且体积庞大,在进行断点分析时,需要首先将光纤与系统断开,然后通过OTDR发射光脉冲到光纤中,利用OTDR接收到的返回信息进行分析测试。因此,测试过程繁琐,设备和测试成本极高,最关键是不能对网络进行在线监控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光电器件,能够实现OTDR的功能,相比传统采用专门的光时域反射计进行光纤链路故障检测的现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控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光电器件,包括用于发射下行光的第一激光器、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电探测器、光接口、用于发射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的第二激光器和两个波分复用元件;沿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波分复用元件、第二波分复用元件和光接口,所述的两个波分复用元件与第一激光器的光轴倾斜形成一定夹角;其中,第一波分复用元件对下行光完全透射、对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完全反射,一面朝向第一激光器,另一面朝向第二激光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元件;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元件对下行光完全透射、对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部分透射部分反射,且一面朝向第一波分复用元件,另一面朝向光电探测器和光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元件对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的透射率为A、反射率为B,且A<B、A+B=1。
优选的,所述A在10%至30%之间取值;所述B在70%至90%之间取值。
为了避免其他波长的光信号射入光电探测器,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元件与光电探测器之间还设置有对下行光完全反射、对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完全透射的第三波分复用元件,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元件与光电探测器的光轴方向相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波分复用元件均为滤光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激光器与第一波分复用元件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器,所述隔离器垂直于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轴方向。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射的光时域反射用的光信号的波长等于光线路终端接收的上行光信号的波长。
为了方便光电器件的结构布局,优选将所述第一、第二波分复用元件与第一激光器的光轴所成的锐角设置为45°,第二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光轴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光轴。
为了尽量减小光电器件的体积,优选使所述第一、第二波分复用元件形成90°夹角,这样一来,所述的第二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可以分设在所述第一激光器光轴的相对两侧,以方便结构布局。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激光器固定在光电器件的金属壳体的左侧;光接口固定在金属壳体的右侧,外接光纤;第二激光器固定在金属壳体的下侧;光电探测器固定在金属壳体的上侧;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波分复用元件以及隔离器可以固定在金属壳体的内部托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